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材料一:高原上的羊八井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它的西北边缘念青唐古拉山南缘断裂,东南缘为唐古拉山山前断裂。二者交汇处成为热流向上聚集的良好通道
材料二: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概貌见下图)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做“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钥匙”。

(1)试从板块运动与地质构造两个角度分析羊八井地热能丰富的原因。(4分)
(2)描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附近的地形特点,并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4分)
(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侧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系。实地考察发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处的高山中存在古海洋生物化石。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古海洋生物化石出现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的过程。(4分)
参考答案:
(1)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分),地热能丰富且底层断裂带为其提供上涌的通道。(2分)
(2)山高谷深(高山峡谷)。(2分)长期受到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发育形成。(2分)
(3)古海洋生物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先形成于古海洋的沉积岩之中,(2分)后受到地壳抬升作用(上升)出现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中。(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六大板块的空间分布可推知该处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题干可知该处为断裂带地区,是地热能的上升通道。
(2)由图片可知该地地形最大的特点就是山高谷深,其主要外力作用就是河流对河床的下切作用,即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而导致。
(3)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出现过程,一是在海洋形成化石过程,二是由海洋变成陆地的过程,前者以沉积作用为主,后者以地壳抬升为主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表。据图判断:当前,①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最迫切的问题是

A.盐碱地的治理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酸雨的防治
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
(3)图中③地区的水地流失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产生的影响和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是?
?
?
?。
参考答案:
(1)气候干旱,远离海洋,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2分)
(2)过垦、过牧,植被遭破坏(2分)?营造“三北”防护林(1分)
(3)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泛滥成灾(3分)
本题解析:
(1)读图,①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远离海洋,降水少,风化和风蚀等外力作用强烈,形成了温带沙漠景观。
(2)图中②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属于草原区,由于过垦、过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植被遭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为了治理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我国在三北地区营造“三北”防护林工程。
(3)读图,③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该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下游地区河流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河床抬高,易导致决堤,洪水泛滥成灾。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华北地区局部图”

(1)描述材料一所示图中所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8分)
(2)材料二为所示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6分)
(3)材料二图示沿海地区是我国重化工基地,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有利区位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
(2)特征: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或从城市向乡村转移;或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2分);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污染大的企业(2分);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2分)。(共6分)
(3)有丰富的原料,如海盐、煤、石油(2分);海陆交通便利(2分);市场广大、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丰富(2分)。(共6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材料一位于黄河三角洲地区,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其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
(2)根据图示:材料二为所示地区产业转移的方向为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污染大的企业;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
(3)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图示沿海地区有丰富的原料,如海盐、煤、石油;海陆交通便利;市场广大、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祁连山脉的走向及其两种地理意义。
(2)根据图中信息,说出兰州的区位特点。
(3)甲、乙两地都为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决定其农.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试比较该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点。
(4)金昌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中心,分析该中心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5)试从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1)西北一东南走向。甘肃省与青海省的分界线;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位于河流沿岸地区;多条铁路干线的交会处。
(3)水源甲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水(河水),乙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山地(祁连山)的冰雪融水。
(4)靠近有色金属资源(镍矿)产地;靠近能源产地(水电、煤炭、天然气等),满足有色金属冶炼工业高能耗的需要;靠近铁路线,交通运输便利等。
(5)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千沟万壑,地表崎岖;夏季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作用强;河流侵蚀。
本题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祁连山走向为西北一东南走向,山脉往往是行政区、地形区及重要地理事物的分界线。第(2)题,据图可知兰州位于黄河沿岸,有多条铁路在此交会。第(3)题,图中甲为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乙为河西走廊,主要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灌溉。第(4)题,金昌是我国重要的镍矿产地,有色金属冶炼为动力导向型工业,附近有丰富的能源,且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因而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中心。第(5)题,结合自然环境五大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