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八)
A.沉积──断裂──抬升 B.沉积──侵入──隆起──侵蚀 C.板块碰撞──火山喷发 D.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1)D (2)D D处位于河流凸岸,易沉积沙、金 (3) C、D、E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农耕,且取用水和交通方便 本题解析:(1)图示D位于河流凸岸,水流较缓慢,故可能出现泥沙淤积而形成浅滩;而E处为河流凹岸,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故河岸较陡。(2)河流中的淘沙、淘金处应位于流水沉积作用较强处,故判断为D处。(3)结合图示,CDE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从地形、水源、土壤和农业生产等条件反映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示意为某河流的一部分河段,据此回答下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河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据图可知,②为凸岸,堆积作用为主;石灰岩和页岩为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并有可能含有化石,但石灰岩中一般含有珊瑚化石,大理岩和花岗岩不可能含有化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山为旅游名山,其海拔为1474米,有关该山地质构造及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褶皱构造,块状山地
B.断层构造,褶皱山脉
C.褶皱构造,褶皱山脉
D.断层构造,块状山地
【小题2】甲山与乙地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B.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C.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D.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该地区位于我国长江中游的鄱阳湖平原,甲山为庐山,属于块状山,为地垒结构。
【小题2】山地多地形雨,故降水量较附近的平原地区多,且由于山地多阴雨天气,故气温日较差较周围的平原地区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岩石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和B项都属于岩浆岩,是岩浆通过冷却凝固作用转变而来的;岩浆活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D项是由C项经变质作用转变而成;变质作用也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