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与地图》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小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山前的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 B.临河分布,水资源相对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临河分布,水运便利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到等高距是100米,再据图中递增或递减顺序判定丙最低。
【小题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形,中老翼新为背斜
【小题3】河流对聚落的分布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考点:
【小题4】公路在选址时一般遵循的原则:尽量少跨等高线、避开陡坡,尽可能降低线路坡度,从而降低建设难度,节省成本。
考点:地形图的判读、交通运输线的选择、地质构造与地形、聚落的分布
点评:判定海拔高低先找等高距,再据递增或递减判定即可。褶皱形成的地形分为背斜和向斜,一般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成山地地形,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成山谷地形。但我们常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中新翼老为向斜,中老翼新为背斜。山区由于地形崎岖,公路多呈“之”字形或建盘山公路,目的是为了降低坡度,同时避开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区,还要考虑造价问题,降低成本。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图中陡崖处的相对高度最少是2.图中支流汇入干流处与甲点处的纬度和经度差分别约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地区河流一年可能会出现两次汛期
②该地区农作物一年可以两熟
③水稻和甘蔗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④该地区属于我国的中温带半干旱地区
A.40米
B.30米
C.20米
D.10米
E.0.5°和1.5°
F.0.25°和0.5°
G.0.5°和0.25°
H.1.5°和0.5°
I.①
G.①②
②③
①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B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图。根据图示陡崖底部的海拔范围(100,110];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130,140);故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少为20M;支流汇入干流处的经纬度位置(43.5°N,128.5°E)与甲点的经纬度位置(43.25°N,129°E),故计算纬度和经度差,选B项。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故河流可能有双汛(春汛和夏汛);①正确;②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一年一熟;错误。③该地区位于中温带,故不适宜种植水稻和甘蔗;错误。④该地区属于季风区,为湿润半湿润地区;错误。故选A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某日的天气图(如图),回答问题。1.①处的风向为2.关于各地天气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E.甲地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
F.②地的天气系统可能形成寒潮天气
G.乙地气流垂直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H.②地处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所以图中①处吹东北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甲地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②地受冷锋影响,可能出现寒潮天气;乙地为气旋,气流垂直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②地纬度低,位于暖气团一侧,气温高,气压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等值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