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某地地形、降水和气温等值线图,回答问题。(12分)

【小题1】(6分)分析A、B降水差异及原因。
【小题2】(6分)分析该区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小题3】(8分)分析A、B两点气温差异及原因。
参考答案:
【小题1】(6分)西侧降水较多,东侧降水较少 受西风带影响,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东侧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
【小题2】(6分)中间低,四周高 受地势影响,中间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四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小题3】(8分)A点气温低于B点 两点纬度相当,海拔相同,但B点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故气温相对较高。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纬度判断,图示区位于西风带,西侧是迎风坡,降水较多,东侧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 。
【小题2】根据等高线图,岛屿地势中间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四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所以分布规律是中间低,四周高。
【小题3】两点纬度相当,海拔相同,但A点降水多,阴天多,气温较低。B点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故气温相对较高。A点气温低于B点。
考点: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高等线地形图”(注意指向标),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为 _;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是____。(4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4分)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三点)。(6分)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测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 自东向西(2分) 3℃到4.2℃之间 (3℃<T<4.2℃)(2分)
(2) 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2分)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2分)
(3) ①海拔高度在300~400米之间;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流过;④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4)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以下为两组答案:
合理。理由:两条路线的水平距离相同或实际距离相近;(2分)攀登的相对高度相同或两山海拔高度相近。(2分)
不合理。理由: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2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2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中指向标来看,白水河是东西走向,地势是东高西低,所以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甲村海拔400米以下,龙山的海拔是900米以上,高差为500米—7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所以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是3℃到4.2℃之间。
(2)从图是信息可以看出,该地区地形以山地地形为主,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山地,中部为谷地;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地势较低。
(3)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共同之处有:①地形平坦,海拔高度在300~400米之间;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流过;④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等。
(4)从图中信息可知,这两种比赛路线的选择是合理的。理由是:两条路线的图上距离相同,所以实际距离应该相近;两条路线攀登的图上相对高度相同,也就是两山实际海拔高度相近,坡度差不多。
如果说不合理。理由是: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稍微密集些,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C线在阴坡,B线在阳坡,路面状况可能有较大区别。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图方向的判别。
点评:本题属于一道基础型题目,难度不大,学生不难做出正确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左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站在图中四地观测该岛,看到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2.右图是某同学在②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的北京时间最不可能是
A.①②
B.①③
C.④③
D.④②
E.5:30
F.6:30
G.17:30
H.18:30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站得高看得远,①的海拔最高,观测到的最多(面积最大),③④两地海拔最低观测到的少(④比③地平缓,观测得多些),B对。
2.②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是太阳与海面相接,可能是日出也可能是日落。②处向四周可以看到正东、东南、西北,而西南有山顶遮挡,所以不可能是太阳在②的西南,AB为上午是可以看到的,17:30日落时为昼短夜长,日落为该地西南,看不到,C对;18:30日落说明昼长夜短,日落为该地西北有可能看到,可以的。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分析、太阳视运动。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2008年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2:“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 。(填代号)(2分)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 (2分)理由是: 。(2分)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一场惊险刺激的“漂流探险”,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帮他们选择是在支流a还是在媚河上游b“漂流”最刺激?________________ 。(2分)
(4)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能帮忙计算吗? 。(写出温度范围)(2分)
参考答案:
(1)①
(2)A到B快 那一天吹东南风(风从东南方向吹来),A到B刚好顺风
(3)a (4)4.8OC-----5.4O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指向标和尼湖的位置可知,位于尼湖之南的古寺是①。
根据材料信息:该日盛行东南风,故从A—B为顺风,而从B—A为逆风。
(3)图示a支流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大,故河流落差大,而b支流等高线分布较稀疏,河流落差小。
(4)根据古寺的海拔100米,C山顶海拔900---1000米,故两地相对高度800—900米,故温差4.8°C—5.4°C。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1.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梁的桥墩高度最大可能是2.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时,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A.20米
B.40米
C.90米
D.120米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PQ两地海拔为100米,河流海拔在50米以下,桥架在PQ两地间,其高度应大于50米,小于100米。选C正确。
2.由等高线弯曲方向向东南地区,等高线弯曲的方向是河流上游,河水由东南向西北流,变浓度农药来自乙地。选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图。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