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江南地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甲为土耳其棉花堡景观。棉花堡是自然的一个奇迹,有温泉和白色的悬崖,水流顺着悬崖冲击而下,形成棉白色的钟乳石和盆地,一层又一层,绵延不断,形状像城堡。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中提到的白色悬崖和钟乳石,可以判断该地岩石是石灰岩,沉积岩的一种。读右图,根据箭头方向,碎屑物质形成的④是沉积岩,D对。
【小题2】石灰岩在常温状态下,可以溶解于水,又可以从水中沉淀出来。形成钟乳石地貌景观,这种地貌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的结果,A对。该景观形成与风力、冰川作用无关,B、C错。位于内陆盆地,没有海水侵蚀等作用,D错。
考点:三类岩石的转化条件,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的岩层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判断图中甲地应为下列哪—种地质构造( )
A.断层
B.陡崖
C.向斜
D.背斜
【小题2】关于图中三类岩石形成描述正确的是( )
A.变质岩与沉积岩可相互直接转化
B.岩浆岩与变质岩可相互直接转化
C.岩浆岩与沉积岩可相互直接转化
D.三石之间均可直转化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
【小题2】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只能有岩浆冷却凝固所形成,而不可能有其他两类岩石直接形成。而变质岩在外力作用下可能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在高温或高压环境中变质也可能形成变质岩,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考点:地质构造、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小题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岩浆
B.b—沉积岩
C.c—变质岩
D.d—岩浆岩
小题2:图中各地质作用与序号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环太平洋、地中海、东非裂谷带地区①活动强烈
B.页岩、石灰岩的形成过程需经过④阶段
C.②代表变质作用
D.③代表外力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地壳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图中c为岩浆,d为岩浆岩,a为沉积岩,b为变质岩。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①为岩浆活动,板块边界岩浆活动频繁;页岩、石灰岩的形成过程需经过②作用,④为重熔再生;③为变质作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
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的 板块和 板块(填字母)相互 (运动方式)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图中的 板块和 板块(填名称)碰撞挤压形成的。
(3) 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多选): (2分)
A、高大的山脉 B、巨大的高原 C、深邃的海沟 D岛弧
参考答案:(10分)
(1)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2)A C 碰撞挤压 美洲 南极洲
(3)CD(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板块分布。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
第(2)题,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在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安第斯山脉是图中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第(3)题,图中A为亚欧板块,D为太平洋板块,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深邃的海沟或岛弧。
考点: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板块的相对移动对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影响。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大洋中脊,相撞地区可形成山脉、海沟、岛弧等,在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链,如科迪勒拉山系、东亚岛弧链;大洋板块边缘形成海沟。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