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十)
A.交通问题日益严重 B.与周边地区温差减小 C.工业污染日益减轻 D.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下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读图分析,该图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林地分布在城区之间,并且面积较大,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正确项;但这种布局延长了居民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联系,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因此A、C、D错。
小题2:根据所学知识和风频图示:物流园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较低、面积较大的①处;而化工园区应布局在风频较小的③处或④处。但④处位于河流的上游,易污染水源,并且④处距离城市较近,易污染城区大气,因此化工园区布局在③处较合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5表示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图回答9~10题。
小题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小题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城市化发展。
小题1:注意题目要求仅为南京城市圈中,故包括了3级城市。
小题2:图示扬州和无锡的城市等级相同,故B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某历史名城图,回答问题。(1)影响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城区的出现主要是受_______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1)河流;煤铁资源丰富
(2)该城市为历史名城,形成较早,而早期城市的分布往往选择在有丰富水源和交通便利的地方。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形成较早;②区域是开发利用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钢铁工业出现的历史相对较短,所以②区域是后形成的。
(3)交通(铁路的兴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图8为中原城市群示意图。据此完成21-22题
小题1: 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高速公路扩大了焦作市的服务范围
B.郑州市比洛阳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
C.平顶山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图中显示的城市中地级市的数量最少
小题2:郑州与洛阳两城市服务范围的关系类似于图9中的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
小题1:图示为河南省的城市群发展,郑州为图示范围内等级最高的城市,故B项正确。
小题2:郑州的城市等级高于洛阳,故服务范围覆盖洛阳的服务范围。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可持续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