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表是“200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读表完成题。
1.2009年,下列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2.2009年,广东常住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江西的主要原因是广东
A.江苏
B.广东
C.江西
D.云南
E.自然增长率高
F.出生率高
G.人口基数大
H.迁入人口多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口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根据表中数据,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江苏。正确答案选A。
2.2009年,广东常住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江西的主要原因是广东经济发达,迁入人口多。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判断及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判断及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如图为我国四城市图,读图回答如下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依次是2.四城市所在地形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1.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依次是2.四城市所在地形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交通、政治、河流、旅游
B.地形、交通、宗教、河流
C.矿产、交通、政治、宗教
D.政治、矿产、河流、宗教
E.①城是风力沉积作用
F.②城是流水侵蚀作用
G.③城是断层下陷
H.④城是冰川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依次是大同、石家庄、合肥、拉萨,其对应的是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依次是矿产、交通、政治和宗教。
2.大同是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石家庄位于华北平原是河流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是“某市1990-2000年不同方向人口密度分布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引起该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2.东南方向距离市中心约8千米以外的地区人口密度一直很小的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
1.引起该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2.东南方向距离市中心约8千米以外的地区人口密度一直很小的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
A.环境恶化
B.交通条件改善
C.工业化速度加快
D.政府政策的影响
E.距离市中心较远
F.处于上风向
G.山地阻挡
H.有河流通过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
1.199 0~2000年,该城市中心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而郊区人口呈上升趋势,因此人口流动表现为逆城市化,该现象的原因应该是交通条件改善及城市布局变化所致。
2.人口密度小反映自然环境恶劣,故山地阻隔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下表回答下题。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约14——15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5—16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16.6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约8—9亿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是
A.约15—16亿
B.15.1亿——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1.南京市自1990年至2007年2.下列关于南京市人口抚养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升高
C.人口出生率上升,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
D.人口增长较快,有较多人口迁入
E.0—14岁的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
F.60岁以上的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
G.2007年0—14岁的人口抚养比低于60岁以上的
H.人口抚养比与人口的性别构成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1.自1990年至2007年,南京市0~14岁人口的比重大幅下降,说明出生率较低;而总人口增长较快,只能与人口迁移有关。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南 京0~14岁的人口抚养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是持续下降;60岁及以上的人口抚养比总体上升,但不是持续上升;2007年南京市0~14岁的人口抚养比 15.63低于60岁及以上的19.43。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