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
2、单选题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修筑水库
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3、单选题 下列属于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A.建立动物园
B.建立人工繁育基地
C.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
D.建立自然保护区
4、单选题 下列事物中,体现了就地保护的是
A.杭州野生动物园的东北虎
B.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C.安吉竹种园的几百种竹子
D.东北虎去非洲野生动物园训练野性
5、综合题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指用来生产农产品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
材料二?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称为生态盈余。
材料三?该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

小题1: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支系统组成的。(4分)
小题2: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12分)
小题3:据图指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并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该种组分增长速度的措施。(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