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A.出生率的高低
B.死亡率的高低
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共同影响,但机械增长对全球的人口数量没有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右图,回答1—5题。
1.该图表示了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2.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3.该国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有?
①国家控制人口数量?
②人口预期寿命延长?
③思想观念上的问题?
④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⑤和平时间延长4.下列四国中,与②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5.在世界上10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须与③国家采取相似人口政策的国家有
A.①
B.②
C.③
D.④
E.人口严重老年化问题
F.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G.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问题
H.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I.①②⑤
G.②⑤④
③④⑤
②③⑤
美国
瑞典
巴西
印度
4个
5个
6个
7个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4. A
5.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图中③和④人口的出生率较高,但是③的死亡率低,所以③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图示①国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增长为现代型,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发达国家出现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预期寿命延长;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和平时间延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目前②国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类似于目前大部分的发达国家。瑞典人口出现负增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5.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发达国家有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其余都为发展中国家,需要控制人口的增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37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地区甲国东部的开发程度较低,但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1)描述图示区域1月气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8分)
(2)该地区居民多居住于地域特色鲜明的木质房屋(如附图所示)。试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当地民居特色的形成原因。(10分)
(3)近年来,不少专家向该国政府提出实施东进开发战略的建议。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帮助该国政府做出决策,是否支持这一观点,并简述理由。(9分)
(4)在该国东进开发的过程中,计划将A河发展成为主要的水运航道,试评价该河流的开发条件。(10分)
参考答案:
(1)①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20℃(2分),成因: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严寒,气温低(2分);特点:②气温西部高、东部低(2分),成因:北大西洋暖流和盛行西风的影响从西到东越来越小(2分)。特点:③气温南部高、北部低(2分),成因:南部比北部纬度低,且北部受北冰洋冷气团影响大(3分)(任答2点得8分)
(2)特色:①原木为主要建材,成因:地处亚寒带地区,针叶林广布,能提供大量的原木资源;气候酷寒,木质房屋的保温性较好。②房屋用木桩挑高,成因:纬度高,冬季积雪厚,用木桩挑高可以防止积雪封门;冻土广布,木桩能够避免冻土冻融所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冻土融化时,还可起到防潮的作用。③房屋尖顶且倾斜角大,成因:可以防止积雪重压。④烟囱,成因:便于室内取暖排出废气。(特色任答两点4分,其对应的成因各3分,共6分,共10分)
(3)支持:东部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可促进东部资源开发,为西部发展提供资源;东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加强与东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带动经济发展。(也可从西部的劣势分析)不支持:东部地区气候寒冷;多沼泽、冻土;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发展条件差;多山地高原,交通不便。(9分,任答3点,每点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有利条件:①河流流程长,地势低平,通航里程长;②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小,水流平缓,利于航运;③沿岸矿产资源丰富,运输需求量大;④与东西向铁路相连可实现水陆联运。(任答3点得6分)不利条件:①流经高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通航时间短;②从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秋末春初时容易产生凌汛,影响航运;③沿岸地区人烟稀少,南北向经济联系弱,物资运输小,河流开发的劳动力不足。(任答2点得4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严寒,气温低,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20℃。该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和盛行西风影响,影响从西到东越来越小,所以气温西部高、东部低。南部比北部纬度低,受北方冷气团影响较小。北部受北冰洋冷气团影响大,所以气温南部高、北部低
(2)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地处亚寒带地区,针叶林广布,能提供大量的原木资源。气候酷寒,木质房屋的保温性较好,所以原木为主要建材。该地纬度高,冬季积雪厚,用木桩挑高可以防止积雪封门。冻土广布,木桩能够避免冻土冻融所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冻土融化时,还可起到防潮的作用。所以房屋用木桩挑高。房屋尖顶且倾斜角大,可以防止积雪重压。烟囱,便于室内取暖排出废气。
(3)东部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实施东进开发战略,可促进东部资源开发,为西部发展提供资源。同时将东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加强与东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带动经济发展。所以支持开发。然而,东部地区气候寒冷,多沼泽、冻土,自然条件恶劣。东部农业发展条件差,多山地高原,交通不便。所以不支持。
(4)读图可以判断,A河是鄂毕河,河流流程长,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小,水流平缓,利于航运,通航里程较长。沿岸矿产资源丰富,运输需求量大。与东西向铁路相连可实现水陆联运。这是A河开发的有利条件。该河流经高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河流从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秋末春初时容易产生凌汛,影响航运。河流沿岸地区人烟稀少,南北向经济联系弱,物资运输小,河流开发的劳动力不足。这是不利于开发的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0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山脉是?,特大城市是?,C河是?,A所在省是?(4分)。
(2)图中C河长度及流域面积远小于黄河,但多年平均径流量却大于黄河,试简要分析其成因。(2分)
(3)与亚马孙河相比,图中河流水运相对发达,请分析原因。(2分)
(4)B湖所在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与东北平原相比其农业发展有何有利条件?(2分)
参考答案:
(1)武夷山(1分)?南昌(1分)?闽江(1分)?江西(1分)
(2)C河流域降水量远多于黄河流域(2分)。
(3)图示流域比亚马孙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众多(1分),运输需求量大(或货客货流量大)(1分)。
(4)热量降水更充足(或水热条件更好)(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山脉是武夷山,位于福建和江西的边界上,西侧A所在省是江西省,图中特大城市是该省省会南昌市,东侧是福建省,C河是该省著名的河流闽江。
(2)图中C河闽江长度及流域面积虽然远小于黄河,但是该河流流经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处在东南沿海,东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降水量远大于黄河流域的年降水量,所以闽江多年平均径流量大于黄河。
(3)图中河流虽然长度和流域面积都比亚马孙河小得多,但是图示流域却比亚马孙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数量多,运输需求量大,客货货流量大,所以图中河流水运比亚马孙河水运发达。
(4)B湖为我国鄱阳湖,所在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东北平原相比纬度低,热量降水比东北平原更充足,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