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A.甲城市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B.乙城市城区人口激增 C.运输的便捷和冷藏、包装技术的进步 D.乙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在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周围,是因城市能够提供广阔市场。故选C。
小题2:试题分析:读图可知: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主要集中到乙城市周围,而甲城市所需鲜花和蔬菜,需从乙城市运进,并且蔬菜和鲜花不适合长时间储存,这主要得利于运输的便捷和冷藏、包装技术的进步。故选C。
小题3:试题分析:因广东省和河北省热量条件的差异,冬季,河北省生产的蔬菜和鲜花少,而广东省生产较多,所以阶段Ⅱ运输量大。故选D。
点评:本组试题考查影响鲜花和蔬菜生产的因素,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读图判断影响蔬菜和鲜花生产的因素及区位因素发生变化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
?,B?,C?。(3分)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海峡,E处位于____________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附近。(3分)
(3)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4)马可·波罗往返途中都经过西亚地区。请简要分析当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分)
参考答案:(12分)
(1)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分)
(2)马六甲?亚欧?印度洋(3分)
(3)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灌溉便利;地势平坦。(3分)
(4)处于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是世界石油运输的重要通道。(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和A、B、C三地所处的位置,可以判定,A地是地中海气候,B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2) 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可以判定D处海峡是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E处位于东南亚西南边缘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3)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处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纬度较低,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可以给棉花生产提供水源,灌溉便利,山麓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棉花种植。
(4)西亚处于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而且还是世界石油运输的重要通道,在现代交通、军事和能源运输位置中都非常重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并根据德国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A.发达的工业国
B.发达的农业国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小题2: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C.全国林业基地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小题3: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据此,可以看出德国是一个?
A.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家
B.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
C.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D.城市集中分布的国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德国的人均汽车、钢、煤等拥有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发达的工业国。A对。德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冷湿,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农业不占主要地位,表格中没有农业方面数据,B错。德国是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不如发展中国家快,C错。德国发展早,经济基础雄厚,D错。
小题2: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气候冷湿,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但有利于牧草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所以A错、B对。林业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不占用平原区土地,C错。水果、蔬菜主要分布在城市附近,属于城郊农业,D错。
小题3:根据材料,德国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说明德国是一个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B对、A错。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说明农业人口少,C错。由材料可知,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不是集中分布,D错。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环境与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