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岩石圈是软流层及其以上的地球部分的统称。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到地表,由岩石组成的部分,而不包括地球表面的外部圈层。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岩石圈的基本含义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可能原因的相关论述,不合理的是
A.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
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恰好吸引了足够厚和适宜的空气组分
C.地球本身特别是地球表面地貌形态、水文条件等较为稳定,近几千万年以来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够保证有相对稳定的温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大气层和液态水是地球生命存在的三大金锁链条件,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分别为世界上四个地点的地理坐标,据此回答问题。
1.最接近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2.图中四个地点中,有大片温带荒漠分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定位。
1.根据四地的经纬度判断,甲位于乌拉尔山脉附近,为亚欧分界线。
2.图示丁位于南美洲南端安第斯山脉的东侧,为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形成温带荒漠。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右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回答问题
1.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2.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E.人口迁移加快
F.风力电厂增产
G.生活耗能降低
H.卫星导航失效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图示,在12测站,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周期与降水量的变化周期呈正相关,而在22测站,太阳黑子数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呈负相关,故只能判断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故C项正确。
2.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卫星导航失效,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耗能,人口迁移没有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较简单,学生只要结合图示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所视地球自转图,则甲点位于乙点的2.条件同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若该图是某地近地面反气旋示意图,则甲乙两地风向为:4.若该图为控制亚欧大陆的主要天气系统,则:5.若该图为控制北太平洋西岸沿海地区的天气系统时,则: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
E.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F.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G.地方时相差11小时
H.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I.东南风、东北风
G.东南风、西南风
西南风、西北风
东北风、西北风
开普敦正值雨季
南极地区常见极光
华北平原水稻生长旺盛
伦敦的当月平均气温高于哈尔滨
此时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长江下游流域出现伏旱天气
武汉、南京等地多为连续性暴雨
华北平原进入春旱季节
参考答案:1. B
2. D
3. C
4. D
5.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天气系统和读图分析能力。
1.根据图示的自转方向判断为南半球上空,故甲位于乙地的南方;从东西方向上看,从乙地看甲地与自转方向相反,故为向西。
2.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两极点外,处处相等;线速度规律: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故甲乙两地的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乙大于甲。
3.若为近地面反气旋,则根据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故判断为北半球,则甲处的风向由中心指向四周,并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乙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中心指向四周,风向向右偏,形成西北风。
4.结合上题分析,当高压中心为控制亚欧大陆的主要天气系统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即可排除A、B、C三项。
5.结合第3题分析,当高压中心为控制北太平洋西岸沿海地区的天气系统时,即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时,此时为7、8月份,长江下游流域可能出现伏旱天气。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