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二)
A.东风带 B.西风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处30°—40°大陆西岸,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7月降水量多,气温低;1月降水量少,气温高,雨热不同期。①地7月降水多,1月降水少,即为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符合题意;②地各月降水均少,应是全年少雨型;③地1月即夏季降水多;④气温最低月为7月,最低气温约17℃,属于亚热带;⑤气温最低月为7月,但它最低气温接近20℃,属全年高温型;⑥各月气温高于25℃,为热带。①④符合条件。选C正确。
【小题2】地中海式气候是由于副高压与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夏季副高压控制高温少雨,冬季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7月为甲地的冬季,由西风带控制。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特点和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海宁地区的气压系统示意图。图1中数字单位为百帕。A处箭头表示风向。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中可以看出,A处气流和B处气流分别来自于南方和北方,气温有明显差别。因此在A和B之间
? 会形成一个______锋。在下列图甲和图乙中选择正确的表示AB之间的锋面示意图,选择______。 (2)图2为图1所示的锋面经过海宁的大体过程,移动方向为从甲到丙。当锋面位于乙处时,市区往往出
? 现_________天气,在锋面从乙处移到丙处的过程中,市区气温的变化是_________。
(3)在图甲和图乙中选择,影响我国的主要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如果该天气系统出现在冬春季,
? 则我国北方容易出现_________天气,去年冬天海宁经历的难得一见的大雪,分析海宁的大雪与图甲和
? 图乙中的_________(图甲或图乙)天气系统是分不开的。
参考答案:(1)冷;图乙
(2)阴雨;降温
(3)冷锋;沙尘暴;图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中R山海拔2180米,上百条瀑布飞溅,被誉为“瀑布之乡”。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R山( )
A.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位于珠穆朗玛峰的西南
C.山顶有大面积冰川覆盖
D.位于六大板块消亡边界
【小题2】R山被誉为“瀑布之乡”的原因有( )
A.降水丰沛,瀑布流量大
B.位于国界,位置较险要
C.海洋性强,水量较丰富
D.地势平坦,河流数量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国家分布的信息看,R山位于北半球、西半球,A错;根据经纬度位置,R山位于珠穆朗玛峰的西南,B对。从题干信息看,R山海拔为2180米,该山位于热带气候区,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山顶不可能有大面积冰川覆盖,C错;R山位于美洲板块内部,不处于六大板块的消亡边界,D错。
【小题2】R山被誉为“瀑布之乡”的原因有: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沛,瀑布流量大;山地地势起伏大,瀑布落差大。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示意赤道附近甲山的地形剖面和气象要素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曲线a表示的气象要素可能是( )
A.年日照时数(小时)
B.≥10℃积温
C.7月降水量(mm)
D.年可能蒸发量
【小题2】甲山( )
A.东南坡最大降水高度高于西北坡
B.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
C.西北坡为海洋湿润气流迎风坡
D.西北坡的流水侵蚀作用强于东南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海拔高、 降水少的区域,年日照时数应较多,而甲山顶附 近对应的 a 曲线数值不如山麓地带高,A错。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10 ℃积温减小,a 曲线在山地区等值线平直,B错。该地位于赤道附近,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容易形成降水,7月,山地的东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a 曲线东南坡数值较西北坡应较大,C错。西北坡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曲线 a表示的气象要素可能是年可能蒸发量 (mm),D对。
【小题2】最大降水高度的高低主要与气候干湿有关,一般气候越湿润,最大降水高度就越低,东南坡是迎风坡,最大降水高度低于西北坡,A错。由于东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流水侵蚀作用强于西北坡,B对,C、D错。
考点:地形剖面图,影响气候要素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季风区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①季风盛行时
[? ]
A.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
C.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
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