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城市承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城市优于北方城市
B.沿海城市优于内陆城市
C.规模越大的城市城市承载力越高
D.长三角城市群中,受到环境承载力的严重制约,其中上海的承载力极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其生产能力越强,生产的物质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承载力呈正相关,从区域整体来看南方城市比北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沿海城市比内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所以我国城市承载力南方城市优于北方城市,沿海城市优于内陆城市,A、B叙述正确,不能选,在一定的限度内,随着成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生产能力增大,有利于环境优化,而城市规模过大时,城市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规模越大的城市城市承载力越高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选C,长三角城市群中,城市集中,人口密度较大,工业发达,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废水等污染物,严重影响地理环境,人类生存受到环境承载力的严重制约,其中上海是人口规模过大的特大城市,受到环境污染引起的水质型缺水的威胁,所以上海的承载力极低,属于低承载水平,故D叙述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8分)图a是华北地形结构图,图b—图f依次表示华北地区不同年份的人口密度图。分析图a—图f,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北地区的人口密度有何变化特点?(1分)
(2)结合材料分析,在华北地区,影响人口密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人口密度变化有何空间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7分)
参考答案:(1)从1953年以来,华北地区人口密度逐渐增大,呈上升趋势。(1分)
(2)地形(1分)平原地区的人口密度有明显的增长(1分),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区人口密度变化不大(1分)。
原因:平原地区易于发展农业,可成为农产品生产基地;便于发展交通和城市建设,城市化进程快,人口密度增长快。(2分)山区地形起伏大,农业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制约了人口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1年初,陕西省一场为期十年,移民规模远超三峡工程的大迁徙计划正式启动,移出地区主要是地质灾害多发和极端贫困缺水的山区,涉及280万人(其中陕南240万人、陕北39.2万人),预计耗资1 100亿元。读“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小题。

小题1:陕西省①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平坦,开发历史悠久
B.地势较高,土质疏松,便于耕种
C.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
D.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