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偏东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10分) |
参考答案:(1) B(2分)
(2)地貌特征: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1分)
成因:黄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差,夏季多暴雨,
易发生水土流失(3分)
(3)该区域离沙源地较近;春季多大风;降水少,地表干旱,植被稀少,土质疏松,易起沙;(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1)图示Ⅲ表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且是影响我国的台风的主要区域。(2)图示Ⅱ表示黄土高原,由于黄土疏松,地表起伏,暴雨集中,且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流水侵蚀严重,而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特征。(3)图示Ⅰ区域为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沙尘暴多发,主要从气候(降水和风力)、植被、地表物质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省区因灾死亡牲畜图(1978~2000年)”,完成下列问题。
(1)该省区是__________。
(2)该省区1980年死亡牲畜在全国比例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省区的主要灾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受灾体分析该省区灾害的风险和灾情。
参考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
(2)1980年是大灾年份,加上孕灾环境和受灾体脆弱,所以死亡牲畜比例高
(3)雪灾、旱灾、虫灾
(4)由于本省区草原面积广阔,以畜牧业为主,粗放经营,靠天养畜,所以该省区灾害区风险大,灾情重。
本题解析:牲畜的死亡率与灾害有关,内蒙古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所以虫灾、旱灾、雪灾较重,本区以粗放畜牧业为主,抗灾能力弱。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锋面在图示地区较长时间徘徊,形成天气现象。
(2)该年夏季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随后南方广大地区又出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给当地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请利用图中相关的信息,分析说明上述气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3)试述南方广大地区的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对电力供应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梅雨
(2)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产生原因主要是: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在该地区停留时间较长(或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导致降水量大.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
随后南方广大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主要是因为: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在南方地区长时间停留,在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下,天气睛朗,降水稀少,形成炎热干燥的高温天气
(3)南方高温造成空调等致冷用电量大增。因降水少南方蓄水量减少.水力发电量不足,造成电力紧张。
本题解析:
图中锋面在图示地区较长时间徘徊,形成梅雨天气现象。
该年夏季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随后南方广大地区又出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给当地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请利用图中相关的信息,上述气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产生原因主要是: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在该地区停留时间较长(或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导致降水量大.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随后南方广大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主要是因为: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在南方地区长时间停留,在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下,天气睛朗,降水稀少,形成炎热干燥的高温天气。
南方广大地区的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对电力供应的影响是南方高温造成空调等致冷用电量大增。因降水少南方蓄水量减少.水力发电量不足,造成电力紧张。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自然环境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