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四)
A.限制发展工业 B.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漏斗区 C.大量灌入海水,以提高地下水位 D.将水泥浆灌入地下漏斗区,防止地面进一步沉降 |
参考答案:
小题1:ABC(2分)
小题2:B(2分)
小题3:区域(跨流域)调水(2分)?水库蓄水(2分)
小题4:修建水库,区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控制人口,宣传教育,加强管理,完善法律法规等(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河北沧州的地下漏斗群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题选择ABC选项。
小题2: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进一步增大,应该采取的积极措施是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漏斗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一般而言,针对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而针对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则采取的措施是水库蓄水。
小题4: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有:修建水库,区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控制人口,宣传教育,加强管理,完善法律法规等。
点评: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时间分配是夏季季节多,冬春季节少;空间分布均是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解决时间不均可以修建水库,调蓄洪水;解决空间不均可以跨流域调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世界某地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地区的三条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河、M河、N河都为内流河
B.M河为鄂毕河,N河为叶尼塞河
C.M河与N河下游都有凌汛现象
D.O河发源于昆仑山脉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国分别是( )
A.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中国
B.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中国
C.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中国
D.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中国
【小题3】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流经M河上游斋桑泊的河流及等高线的为 (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据经纬度可知O河最终流入巴尔喀什湖是内流河,M河是额尔齐斯河 N是鄂毕河都流入北冰洋,属于外流河。所以AB错了,其中O河上游在天山故D错了,只要C对。
【小题2】图中的山脉靠近丙地是阿尔泰山,南部的是天山山脉主要在我国境内,甲地是在我国新疆西部的哈萨克斯坦,乙地是蒙古北部的俄罗斯,丙地就是蒙古所在地,所以选择D。
【小题3】由图中看见M河是由南向北流的,斋桑泊的上游在阿尔泰山的西部,所以该湖南部等高线向山地弯曲形成山谷出现河流,北部等高线弯曲只要向该湖形成谷地说明该地地势高,这样才可以证实了M河向北流,符合这样的等高线只有A是对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近年来,武汉、广州、杭州、北京等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严重内涝。2011年,“到武汉看海”成为了流行词;2012年,北京“7?21”大雨让77位市民失去生命。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市区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排水设施不足导致a环节受阻
B.城市化导致b环节增强
C.全球变暖导致c环节减弱
D.热岛效应导致d环节增强
【小题2】为降低城市内涝的影响,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建立完善城市防洪预警机制
B.扩大城市规模,增加道路面积
C.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城市内涝主要原因是排水设施不足导致a环节受阻即地表径流受阻,A对。城市化导致下渗减弱,b环节减弱,B错。全球变暖导致降水可能变化,但c环节降水减弱,内涝应减少,C错。热岛效应导致d环节增强,不是内涝的原因,D错。
【小题2】降低内涝影响,要建立完善城市防洪预警机制,A合理。扩大城市规模,增加道路面积,可能导致地表径流增大,内涝更严重,B不合理,选B。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C、D合理。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治理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下图回答: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特征。以空间定位为切入点,通过对气候特征的判断,分析该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降雪较多,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降水较多,形成夏汛。因此C项正确。该地区植被覆盖较好,河流含沙量较低。该地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河流流程一般较长。从纬度及海拔看,该地无冰川分布。因此A、B、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2012年2月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图(单位:m),读图回答题。1.图中华北平原地下水埋深的总的特点2.关于唐山附近地下水埋深特点的成因,理解正确的是
A.从东部向西部递增
B.沿河流分布,从河谷向两侧递增
C.沿海浅,内地深
D.农村浅,城市深
E.离海近,海水倒灌,导致埋深较浅
F.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G.地势高,导致埋深较深
H.无河流水补给,使埋深较深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读图中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可知,不是从东部向西部递增,也没有沿河分布特点,而是具有沿海浅,内地深的特点。故选C。
考点:等值线
点评:本题考查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分布,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从图中数值分析地下水的特点。
2.试题分析:唐山是大城市,人们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多,而使用的水主要来自地下水,会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故选B。
考点:地下水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地区地下水埋藏深的原因,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城市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