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西部大开发政策 B.发达的通信网络 C.便利的交通运输 D.产品的质优价廉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国的区域综合分析。
小题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重要地理事物判断当地为新疆。注意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故①属于社会经济因素,错误。新疆位于内陆地区,水资源是限制当地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性条件,故③错误。选D项。
小题2:瓜果的保质期较短,能在全国销售,需要便利的交通做保障。
小题3:该地区位于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随着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小题4: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于当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和过度用水导致的。A项当地为干旱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不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错误。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中国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图
材料2: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外销基地,图为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3:中国最大绿豆产区吉林正在被玉米占领,中国大豆之乡黑龙江也在上演“豆退苞进”,大豆种植面积从2009年的7200万亩减少到今年的3500万亩,而玉米则从2007年的5800万亩,扩至今年的 9800多万亩。玉米在中国的崛起,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城市居民肉禽蛋奶需求增加,而玉米正好是蛋鸡、肉鸡以及牛羊的饲料。同时是酒精、食用油等工业部门的原料。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生产的玉米约有30%作为工业原料,还有60%是农业饲料,另外10%作为口粮和种子。
(1)根据材料1分析我国粮食作物结构的变化。(6分)
(2)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6分)
(3)在三大类粮食作物中,玉米的发展是最快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3分)小麦和水稻的种植面积比较稳定(3分)
(2)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温暖多雨(3分)?不利:热量不足,水源不足(3分)
(3)畜牧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增大;用作工业原料的玉米需求量不断增长;玉米育种技术进步,单产提高(6分)
本题解析:
(1)由材料一中三种粮食作物的柱状图可以判断,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小麦和水稻的种植面积比较稳定。
(2)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可以从有利和不利条件进行分析。
(3)由材料三中信息可以判断,玉米的发展是最快的主要原因:畜牧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增大;用作工业原料的玉米需求量不断增长;玉米育种技术进步,单产提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内蒙古自治区伊利集团生产的乳制品畅销全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据此完成23~24题。
小题1:影响伊利集团乳制品生产的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廉价劳动力
D.雄厚的技术力量
小题2: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大庆等城市落成,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
A.消费市场
B.冷藏保鲜技术
C.廉价劳动力
D.便利的交通运输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伊利集团位于内蒙古,农业主要是畜牧业为主,影响伊利集团乳制品生产的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原料产地。选择B项。
小题2:北京和大庆等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乳制产品需求大,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布局在该地,主要是有广阔的消费市场。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图1)及气候要素图(图2)。

材料二乙地区垦殖指数(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在该失洲中相对较低,但灌溉农业发达,加上耕作制度和技术水平比较先进,产量较高,在本大洲内占有重要地位。
(1)与图1中甲地气候类型相符合的是图2中的____(填字母),并分析其特点和成因。(12分)
(2)说出图1中乙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并分析其农业较发达的主要自然条件。(12分)
(3)简述图1所示区域石油资源较丰富的主要原因,以及本地区石油开采对石油输出国与输入国的积极影响。(12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1的海陆分布,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但注意甲地位于土耳其半岛的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结合图2 的气温、降水量分布信息可判断,A图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B图终年高温,降水量集中于夏季,为热带草原气候;C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量终年较少,故判断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图终年高温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主要从海陆位置分析,特征可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析。(2)乙地区位于地中海气候影响,故主要的作物应为适宜夏季高温少雨的耐旱性作物,可结合地中海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分析。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分析。(3)石油资源的形成应从历史时期的气候、植被和地质条件分析。对输入地的影响可从提供能源、促进经济发展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对输出区的影响主要从加大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