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从宏观的角度看,世界上许多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在两条巨型灾害带上,它们是
[? ]
A、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灾害带
B、海岸灾害带和大陆裂谷带
C、板块构造带和山地平原过渡带
D、环太平洋灾害带jRl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原因(?)
A.海底火山爆发
B.海底发生地震
C.台风的影响
D.厄尔尼诺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原因海底发生地震。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1~4题。

1、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①地震②水土流失③冻土④滑坡⑤泥石流⑥暴雨
[? ]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④⑤
2、关于对甲山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
C、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
D、山河相间,地势南高北低
3、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
A、交通
B、劳力
C、政策
D、资源
4、下列对玉树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大
B、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终年寒冷,降水较多而均匀
参考答案:1、D
2、C
3、A
4、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依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地区雷暴空间分布特点形成的自然原因,并列举其防御措施。?
材料一?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部对流性天气。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它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雷暴灾害主要由雷击和闪电带来。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和电子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也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更大的危害。材料二我国某区域雷暴空间分布图(图甲)及该区域地形、水系田(图乙)。
参考答案:
原因: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气温高,对流运动强;受夏季风影响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该山区为众多大河源头,植被多,使水汽更加充沛;南部地势高,受地形抬升作用强,空气对流较平原地区剧烈。(任答3点,得6分)
防御措施:加强突发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加强防雷电的具体措施;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雷雨天减少外出;并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等。(任答2点,得4分)
本题解析:图示地区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南部比北部雷暴发生几率高: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气温高,对流运动强;受夏季风影响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南部地势高该山区为众多大河源头,植被多,使水汽更加充沛;南部地势高,受地形抬升作用强,空气对流较平原地区剧烈。
雷暴防御措施:加强突发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加强防雷电的具体措施;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雷雨天减少外出;不能停留在建筑物的楼(屋)面上,不宜靠近建筑物的外墙以及电气设备,并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风灾是指大风造成的气象灾害,它包括寒潮大风、雷雨大风、龙卷风、飑线等,一般认为平均风力达6级(≥10.8m/s)或以上大风就有可能造成风灾。下图为湖北省1963~2011年大风灾情逐月分布特征图。?

(1)归纳湖北省大风灾害的季节变化特征,并说明产生大风灾害的主要原因。(9分)
(2)指出该省农业部门防治风灾可采取的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9分)春夏季多,秋冬季少(4~8月较多,9~次年3月较少(3分);春季锋面活动频繁;夏季气温高,易出现强对流天气。春季夏季农作物生长期易受灾害影响大,损失较重。(6分)
(2)(6分)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发布大风警报;在大风来临前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加固;
种植防风林(退耕返林);培育、种植抗风能力较强的品种。
本题解析:
(1)读柱状图,灾害次数4~8月较多,9~次年3月较少,也就是春夏季多,秋冬季少。大风灾害其实就大气的水平运动,从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来说明原因。春季锋面活动频繁,夏季气温高,易出现强对流天气。
(2)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首先要监测预报,所以要随时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发布大风警报。风灾是由极端天气现象造成的,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要改善环境,种植防风林(退耕返林),风灾造成农业损失较重,要培育、种植抗风能力较强的品种,在大风来临前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加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