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时间为8日19时,在该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判读。当地时间为19时,判断为昏线,则B、D符合;而当地19时日落说明该地昼长夜短,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则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越往北昼越长,故B图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上季节更替的原因是(?)
A.日地距离的变化
B.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C.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D.黄赤交角的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差,以及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运动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导致地表获得的光热有差别,形成季节更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A、B、C、D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此时,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还是远日点附近? __________。
(2) 地球公转至A时,正午太阳直射__________(纬度)。此时,地球上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全球白昼达到最长地区的范围是__?______。
(3) 地球由B向C运动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是缩小还是扩大? __________________。
(4) 地球在C位置时,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昼长时间比赤道上___________________ (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5) 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__点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参考答案:(1)C?,近日点
(2)23°26′N,? 23°26′N及其以北地区,?北半球
(3)向南 , 扩大
(4)46°52′?多12
(5)B?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位置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故B表示秋分日,D表示春分日。地球公转速度最快为近日点,接近冬至日。(2)结合上题分析,A为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故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昼夜长短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达到最北,故北半球昼长达最长。(3)B为秋分,C为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故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并范围不断扩大。(4)C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南极圈上出现极昼,昼长为24小时,赤道上昼长12小时。(5)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判断公转轨道图上二分二至日位置,并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3月21日至9月23日期间,正午时物体有影子,且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至南极圈之间
C.赤道至北极圈之间
D.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正午时日影始终朝南,判断太阳始终位于当地的北面,而3月21日至9月23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地区,故判断该地区位于赤道以南地区,但南极圈以内可能出现极夜现象而导致正午时没有日影,故选赤道到南极圈之间。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应掌握利用太阳的方位判断日影朝向,并结合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极圈内的极昼极夜现象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中AB弧是昏线,BC弧是晨线,回答问题。

小题1:此日,下列四个城市中白天时间最长的是
A.海口
B.广州
C.武汉
D.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