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从经济发展模式看,属于资源型、科技型、资源与科技混合型的国家分别是
[? ]
A.沙特阿拉伯、美国、法国
B.科威特、英国、日本
C.伊拉克、荷兰、俄罗斯
D.伊朗、加拿大、新加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现代全球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是
[? ]
A、国外商业活动
B、原料与商品的跨国界贸易
C、借贷资本输出和商品直接输入
D、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6年中国外贸总额中各国所占的比例
?
材料二?2002年中国进出口市场按照国家(地区)进出口总额由大到小排序的前十位贸易伙伴。(如图)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往来的。50年初,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与地区有60多个。……到1980年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与地区上升到180个左右,到1990年,中国已与世界227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逐步形成了以日本、香港、欧盟、美国为主,周边国家和地区为辅的贸易市场格局。
(1)简述不同历史时期,中美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地位的变化及原因。
(2)上海是我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其周围的农业为纺织业提供的原料是_____、_______等。我国棉纺织工业布局(除了上海,天津等老工业基地以外),主要是接近____或?_____的广大内地。
(3)与解放初相比,我国对外贸易不仅总额迅猛增长,其出口的商品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解放初以_____产品出口为主,现在以____出口为主。
参考答案::(1)①1946年,中美贸易额超过中国外贸总额的一半。原因:“二战”后初期,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唯一的经济强国;蒋介石集团发动全面内战,投靠美帝国主义;国统区成为美国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中美没有贸易往来。原因:美国由于“冷战”的需要,对新中国经济上进行封锁;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比重不断扩大,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原因:1972年中美签订上海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美两国的经济具有互补性;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在不断加强。(2)棉花?蚕丝?棉花产地?消费市场?(3)初级?工业制品
本题解析:本题解答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比分析图表资料提供的信息,明确我国外贸的变化情况;二是对第(1)题要联系相关历史、政治知识思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2007年,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46万人次,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前的2001年只有13万多人次。据此回答1—2题:
小题1: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A.政策优惠,旅游资源丰富
B.交通通达度高,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
C.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
D.对外交流频繁,从业人员素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