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18分)
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新疆先后出现洪水、地震、风雹、雪灾、泥石流、滑坡等较大自然灾害,共造成213.8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2.17亿元。北京时间2012年3月9日6时50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洛浦县(北纬39.4°,东经81.3°)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其震中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周围100公里范围内均属无人区。

(1)说出甲图所示区域包括的主要地形区和气候区。
(2)简述甲图所示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该补给类型的季节分布特征。
(3)归纳材料中涉及的自然灾害类型。
(4)简述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的特点,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此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
(5)指出乙图所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自身优势条件。
(6)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乙图所示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参考答案:
(1)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5分)
(2)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2分)
(3)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或地质灾害、气象灾害)(2分)
(4)危害性、突发性、区域性?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震中100公里范围内均属无人区(4分)
(5)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具有独特性、非凡性;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且地域组合、集群状况较好;具有较高的科考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3分)
(6)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日温差大)?防迷路(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图示中间为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为昆仑山和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而高山地区受高山气候影响。(2)由于位于干旱地区,故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冰川融水为主,还有地下水和山地降水;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气温变化影响,形成夏汛。(3)洪水、风雹、雪灾属于气象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4)自然灾害的特点包括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地域性等。该次地震无人员伤亡的原因材料中直接有阐述。(5)根据乙图信息分析,该地区的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从旅游景观的特征和价值以及地域组合、集群状况等方面分析。(6)自然环境主要从气候(包括气温、降水、风沙、光照等)、地形、水源、植被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生物灾害主要包括病害、虫害、鼠灾。据此完成1~2题。
1、病、虫、鼠害等生物灾害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 ]
A、气候变异造成的不良环境
B、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数量失去平衡
C、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
D、外来毒原体的入侵
2、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④气候干旱、⑤水灾频繁、⑥台风多发
[?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岷山山脉贯穿全境,与四川省南坪县接壤,处在汶川地震活跃带上。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长5000米,宽500米。泥石流涌入县城,所经区域被夷为平地。
材料二 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图

(1)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舟曲地区发生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6分)
(2)简述该地在防灾减灾方面应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参考答案:(1)自然条件:位于板块边界处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岩体破碎,松散物质多;县城周边山体松动、断层发育;高山峡谷地貌,水系发育,落差大,汇水速度快;降水丰富,持续的特大暴雨成为泥石流爆发的触发条件。(任答2点以上4分)人为条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植被破坏严重。(2分)
(2)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任答两点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6分)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6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4分)
参考答案:
(1)②区 (2分)?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4分)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4分)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2分)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4分)
本题解析:
(1)由图中A、B、C柱状图可以判断,②区(华北平原)旱灾最严重,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2)②区位于华北,春旱严重,原因: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伏旱严重,原因: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①区位于我国的东北,春旱会引发森林火灾,主要监测手段为遥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旱灾的分布及我国不同区域旱灾的成因、森林火灾的监测手段。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2题。

小题1:P 和Q 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