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8 19:43: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1950~1998年我国南方某山区洪、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变化状况”(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 A.洪旱灾害呈现逐年减轻的趋势 B.洪旱受灾面积加大、旱害受灾面积减小 C.同一年份,旱灾与洪灾程度呈负相关 D.该地区洪灾受灾面积比旱灾大
| 小题2:下列不属于减轻洪旱灾害危害的措施是 A.不断改良土壤 B.监测预报灾情 C.加强植树造林 D.兴修水利设施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可以看出洪旱灾害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是洪害受灾面积减小、旱害受灾面积加大,而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旱灾受灾面积比洪灾大,同一年份,旱灾与洪灾程度呈负相关,故本题选C。 小题2:植树造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兴修水利设施,在丰水期蓄积一部分水源,在枯水期释放一部分水源,起到削丰补枯的作用,可减轻洪旱灾害危害;及时、准确的发布灾情监测预报也可减轻洪旱灾害危害;改良土壤不能起到减轻洪旱灾害的作用,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对该省危害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及其引发的主要自然灾害。(4分) (2)当①处发生地震时,比较②、③两地的烈度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最严重:地震、台风(2分) 链发:滑坡、泥石流、崩塌(2分,答对2种得2分) (2)②较大;(2分)距震中(震源)近(2分);地形崎岖(2分),断层发育,地质构造不稳定(2分)山区内陆经济欠发达,建筑物抗震级别低。(2分)(原因任答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判断,该地是我国的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灾害。东临太平洋,受台风灾害影响多。因地震导致山体岩石破碎,在夏季多雨季节,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次生灾害。 (2)①处发生地震时,②处位于断层地带,断层发育,地质构造不稳定。距震中(震源)近,地形崎岖。③处位于沿海平原,不是断层地带,且距震中较远。所以②处烈度较大。②处位于山区内陆,经济欠发达,建筑物抗震级别低。也容易发生断裂受损。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自然灾害](10分)2010年3月19日,一场沙尘暴席卷了华北地区,图为沙尘暴发生的天气示意图及沙尘暴生消图
? (1)如左图所示,沙尘暴席卷时的华北地区受?(天气系统)控制。(2分) (2)如右图所示,丙地会形成?(地貌景观),试阐述其形成原因。(8分)
参考答案:(1)锋面气旋(锋面,冷锋)(2分) (2)沙丘(2分)离沙源地较近;气候干旱,多大风;携带沙尘的大风,在风力减弱或受阻的情况下,产生风力沉积作用,形成风积地貌。(6分)
本题解析: (1)在该天气系统中存在冷暖气团交汇,气流运动方向呈逆时针,因此是锋面气旋。 (2)题中无右图,
 沙尘在丙地下沉形成沙丘,沙丘是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干旱,大风天气和邻近沙源地等因素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干旱影响的范围极广,有时会波及整个国家或部分大陆。据此回答1—2题。 1、干旱发生的原因是 [? ] A.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变异 B.受寒潮影响的时间长 C.短期内气温骤降,并有大风 D.长时期处在低压的控制下 2、非洲旱灾多发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题。 小题1:关于5月12日汶川地震,叙述错误的是(?) A.释放的能量约为6级地震的900倍 B.北京高楼居民比底层居民更能感觉震动 C.震源较浅是破坏程度大的重要因素 D.与通海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同属一个地震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