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小题1: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引起的主要后果是?。(4分)
小题2:2002年3月20日至22日北京遭受近几十年来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沙尘暴天气。北京地区的“沙尘”主要来自我国?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分析我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10分)
小题3:据测算,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原因是什么?(10分)
小题4:黄河上游CB河段水量减少给下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谈谈合理利用黄河水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灌溉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退化)。(4分)
小题2: 内蒙古。分析我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10分)
自然原因: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干旱,多大风天气。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大。
小题3:①兰州以下流经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2分)②少支流汇入。(2分)③沿途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水灌溉,耗水量大。(3分)④沿岸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3分)
小题4:全流域统一规划,节约用水,防治污染。(4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A地区是河套平原,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灌溉水源。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由于离西北荒漠和沙漠近,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引起土地荒漠化现象;
小题2:北京地区的“沙尘”主要来自我国内蒙古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
小题3: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结合图中B、C两地在黄河的位置的气候特征,以及两地与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位置来分析;
小题4:黄河上游CB河段水量减少给下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反应对河流水资源利用的整体规划的重要性,注意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板块内部,多火山、地震
B.岛上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C.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
D.是我国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0分)当丰田汽车正在向世界第一个年产千万辆汽车企业的目标迈进时,底特律上空正被上亿美元的亏损和裁员的阴云所笼罩;随着日本汽车企业和欧美汽车厂实力的此消彼长,世界汽车产业制造中心正向亚洲转移.读题33"世界汽车工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汽车工业的生产属于生产协助联系中的------型.(分散?集中)
(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的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原因是:
A.原料和燃料资源丰富?B.临近港口,交通运输便利
C.分布集中,集聚效应显著?D.重视科学技术投入
(3)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B.潜在巨大的消费市场
C.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D.劳动力资源丰富
(4)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其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在15个国家和地区,这样布局的目的是为了市场上的交易费用,降低_________ .提高经济效益,在全球寻找最优_________ ,以获得最佳的效益.
参考答案:
(1)分散
(2)D?
(3)B?
(4)成本?区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图8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8和表3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16分)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2分)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10分)
(3)根据表3,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8分)
表3? 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1)主要气候特征: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东部高原地形,光热充足,气温年较差小;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种类繁多。
(2)原材料丰富;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民族传统方药丰富;靠近国际国内市场;优惠的政策。
(3)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播种面积;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扩大对中药材的需求。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环渤海地区包括中国北方的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经济腹地涵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将大大提升北方沿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级”。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十一五”规划中投资最大的项目一一曹妃甸港口项目集群已正式启动。曹妃甸岛前500米处水深达25米,海槽深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达27米的天然水道,通向黄海。利用岛与陆地之间的浅海和滩涂,通过填海造陆,建设一个面积31 0平方千米的工业区。
材料三:环渤海地区示意图(左图)和海河某年流量变化图(右图)

(1)简析图15中甲、乙两城市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3分)。
(2)试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方面,分析曹妃甸建成我国北方大港的有利条件。(4分)
(3)读图14,简述海河最小流量出现的季节及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1)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温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都位于河流沿岸。(3分)
(2)水域自然条件:深水港,且具有天然深水航道,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及航行;沿岸地形平坦,有利于港口布局?经济条件:地处京津唐工业区,有庞大的海运需要(大城市依托);经济腹地广阔,辐射范围可达东北、华北,甚至西北地区。(4分)
(3)春季(3—5月)?春末夏初,雨季尚未到达,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业用水量大(4分)
本题解析:本题组主要考察我国局部地区的综合分析。(1)甲为天津、乙为济南。分析城市形成的自然条件。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2)港口建设的区位,自然方面:水域和陆域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城市的依托和经济腹地。(3)海河流量最小出现在春季。(华北春旱),从自然条件:蒸发量、降水量;人为原因:用水量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