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河流之所以对城址选择具有深远意义,是因为其具有
A.供水和运输功能
B.人口集聚地带
C.提供灌溉水源
D.风景优美的特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河流对城市的选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就是因为河流具有供水和运输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城市化的意义有
A.使城市乡差别逐渐扩大
B.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
C.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D.有利于世界和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城市化使城乡差别减小;不合理的城市化,往往使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化与世界和平无关;但是城市化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故选B。
考点:城市化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意义,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城市化所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表示甲、乙两地的城市化进程,正确排序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②④①
D.④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早期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低,甲乙两个城市的人口都是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故图②必须是排在最前面的,排除选项A 和 D,随着甲乙两个城市的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加快,市区出现了用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等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中心区人口向近郊区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城市群的现象,故选B
考点:城市化进程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熟悉城市化的三个不同阶段及其特点,试题完全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主要是考查考生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读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2.甲、乙两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3.阿克苏号称“中国长绒棉之乡”,与我国其他四大产棉基地相比,其突出优势是
A.河流众多
B.科技发达
C.地理位置优越
D.交通发达
E.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F.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G.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交通线分布
H.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矿区分布
I.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G.热量充足
降水较多
土壤肥沃
参考答案:1. C
2. A
3. A
本题解析:1.深圳位于东南沿海,临近香港;喀什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沿边地区,所以两地地理位置优越。喀什气候干旱。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甲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新疆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轻轨车辆作为城市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与其他轨道交通相比,非常适合填补大中城市地面公交和地铁之间的中等运量空白。下图为“轻轨某路段图”,根据图文材料及相关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1.修建城市轻轨铁路的最主要目的是2.图中轻轨采用高架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居民生活
B.改善交通状况
C.改善城市结构
D.改善城市环境
E.消除噪声污染
F.控制列车尾气排放
G.节约建设成本
H.保证行车安全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城市中的交通运输工具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增加新型交通工具主要也就是改善原来需要拥堵现象。所以正确答案是B。
2.消除噪声污染、控制列车尾气排放应该是技术方面、绿色植物来解决,所以A、B错误。而进行高架方式应该是增加了投资建设的成本,所以C也错误。正确答案是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是解决城市问题的主要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