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图》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四)
A.公路沿河流修建 B.汛期时最有可能被洪水冲毁的路段是丙 C.图中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D.河流在W处附近水质最差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Z所在区域靠近河流凹岸弯曲度最大,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最不适宜的地点为Z,选D.
【小题2】图^91考试网路沿等高线修建,故A错;丙处在河流凹岸,为侵蚀河岸,故汛期时最有可能被洪水冲毁,B对;图中河流落差小,故水能资源不丰富,故C错;W相对来说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其他地方好,故D错。
考点:河流凹岸与凸岸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右图中,甲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所处半球及流向是( )
A.北半球、自东南向西北
B.南半球、自西北向东南
C.南半球、自东南向西北
D.北半球、自西北向东南
【小题2】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说明位于40°—60°,自北向南纬度增加,说明甲位于南半球;据纬线及等高线走向可判断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
【小题2】甲地常年受西风控制,因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海拔在180米到600米某地的梯田各级台地间分布有成排竹子。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下图中,能反映该地地形特点的等高线(m)示意图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成排的竹子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经济收入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净化空气
【小题3】该地农业发展的方向为( )
A.绿洲农业
B.鱼塘一台田农业
C.灌溉农业
D.立体农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干条件可知,该地区海拔在180米到600米,并且是梯田地形,各级台地间分布有成排竹子,所以 只有①图符合题意。故选A。
【小题2】因为该地区是海拔在180米到600米的低山丘陵地形,成排的竹子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故选C。
【小题3】因为该地区是海拔在180米到600米的低山丘陵地形,地面起伏大,土壤结构差异大,水土条件不相同,所以该地农业发展的方向为发展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分利用当地复杂的地形地貌,发展立体农业模式。故选D。
考点:低山丘陵地形区的农业发展方向。
点评:本题属于一道基础型题目,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不难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虚线MN表示航海线,OP与OQ表示锋面,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_______(1或7月),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___________风,O气压中心的气压值为 __________。(6分)
(2)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试分析途中天气(从晴雨、风向方面简要分析)、气压发生如何变化。(6分)
参考答案:
(1)1月 西北或偏北 995—1000(6分)
(2)晴雨:晴—雨—晴—雨—晴(2分) 风向:偏西—西南—东南 (2分) 气压:先变小再变大(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知,在亚欧大陆地区为1040 hPa,说明亚欧大陆此时位于高压控制,为北半球冬季,即1月份。我国东部此时盛行西北风。根据等值线判读方法可知,O气压中心的气压值为995—1000 hPa。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O为北半球低压中心,所以OP和OQ为低压槽,其附近会形成锋面,所以从M点向N点航行,天气变化为:先是晴天,到OP附近为阴雨天气,然后天气转晴,到OQ附近为阴雨,然后雨过天晴;气压:先变小再变大;风向:主要结合等压线来判断,或者逆时针辐合,具体为偏西—西南—东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经纬网图,判断下列各题。
1.当全球处于同一天时,上图中哪一点的区时刚好是8时2.6月22日A点刚好位于晨线上时,则C点
A.A
B.B
C.C
D.D
E.位于晨线上
F.位于昏线上
G.位于白昼
H.地方时比A点早40分钟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当全球同属于一个日期时,180°经度的地方时为0:00,地方时为8:00的经线为60°W,D点所在的经度位于本初子午线以西60°,为60°W。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A点位于南半球,C点位于北半球,两者纬度数相同,则A点白昼时间等于C点的黑夜时间。C点地方时比A点迟40分钟,6月22日,北半球昼长于夜,当A点日出,C点一定位于白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