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7—8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长江补给水源a是雨水补给,夏秋季节最多;b是冰雪融水补给,冬季因温度低,补给几乎为0;c是地下水补给,是稳定的补给来源。
小题2:图中显示冬季b项很少,其原因是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某地区湖泊数量和湖水总面积季节变化图”。导致该地区湖泊数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A.人类大量围湖造田
B.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
C.人类大规模引湖水灌溉
D.植被景观的季节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我国的湖泊。图示地区湖泊数量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判断该地区应位于西北干旱地区,故湖泊水源主要受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量补给。
点评: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洋流是( )
A.北半球的暖流
B.北半球的寒流
C.南半球的暖流
D.南半球的寒流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北岸冲刷严重
B.甲地盛行西南风
C.湖泊盐度较小
D.乙地高温多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图中洋流位于30°附近大洋的东侧,而且流向是由南向北;根据世界中低纬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北半球呈顺时针,大洋东侧是寒流,流向是由北向南;南半球呈逆时针,大洋东侧是寒流,流向是由南向北,故选项D正确。
【小题2】由上题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位于30°--40°S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南半球盛行西风影响,风向是西北,故排除选项B;乙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故排除选项D;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图中河流流向自东向西注入湖泊,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向左偏转,因此河流的南岸冲刷严重,故排除选项A;河水注入湖泊可以降低湖泊水的盐度,所以湖泊盐度较小,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
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3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4分)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4分)
(4)请你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提出可行性措施。(3分)
参考答案:
(1)(3分)高山冰雪融水 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量少;周边高大山脉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汇入湖泊。
(2)(4分)适宜的湖水深度有利于芦苇生长;芦苇为鱼群提供饵料;芦苇地为飞鸟提供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粪为芦苇提供肥料。
(3)(4分)博斯腾湖湖水通过含水层渗透(或地下径流输送)到盐池,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
(4)(3分)发展多种经营:渔业、旅游业等。延长产业链,对芦苇进行深加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博斯腾湖深居内陆,降水量少。周边高大山脉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汇入湖泊。所以水源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2)从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该地适宜的湖水深度有利于芦苇生长,芦苇又为鱼群提供饵料,芦苇地又是飞鸟提供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粪为芦苇提供肥料。湖泊、飞鸟、鱼群、芦苇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
(3)根据材料二分析,博斯腾湖湖水水面高,盐池水位低。通过与盐池之间的含水层渗透,或经过地下径流将湖水输送到盐池。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
(4)当地居民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如渔业、旅游业等。利用芦苇资源,延长产业链,对芦苇进行深加工。在开发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考点:湖泊的补给水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盐池的成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环境与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