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地震,地震摧毁了首都太子港大量房屋、造成300万人流离失所,十几万人丧生。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属于地震频发区。此次地震震源仅位于地下10千米左右,震中位于首都太子港西南约16千米处,这儿人口密集,房屋质量不佳,一旦发生强震,很难避免灾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
| 成因类型
| 特点
|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区
| 冰川泥石流
| 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
|
川滇山地
| 降水泥石流
| 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
|
黄土高原
|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 频繁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
|
华北和东北地区
|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 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凶猛
|
(1)结合材料一分析海地地震灾情严重的地理原因。(3分)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4分)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工程性防御措施。(3分)
参考答案:
(1)震级高;震源浅;大城市(首都太子港)离震中近;地面建筑物质量差等(每点1分,最多3分)。
(2)地表崎岖(或坡度较大);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土体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或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严重)(每点1分,最多4分)。
(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或保护好天然植被,多营造人工植被;或植树种草;或退耕还林换草);建坡面排水工程;建阻挡坝(隔栅坝)等。(每点1分,共3分)
本题解析:
(1)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和抗震能力是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2)土质疏松加上多暴雨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基础因素,人口迅速增长引起的植被破坏和其他的一些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如大规模开矿等)是主要因素。
(3)保护和营造森林以涵养水源,减轻暴雨危害;修建排水工程,减轻暴雨对坡面的充刷;修筑堤坝拦水蓄沙,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地区的危害。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是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入冬以来,中国北方大范围地区遭遇到近5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预计可能导致冬小麦减产5%。
材料二?我国东部地区旱灾频次分布(1951—1988年)图。

(1)A、B两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干旱,依据所学地理知识说明两地干旱出现的季节和原因。(2分)
(2)简要说明防御A地区旱灾的主要措施。(2分)
(3)蝗灾和旱灾紧密相关,试说明遥感技术在防治蝗灾中的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A地春季旱灾最为严重。因为华北平原该地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很快,地下水位低,灌溉水源不足,而春季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而旱情十分严重。(2分)B地伏旱较为严重。因为每年7—8月,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副高所控制,降水少而气温高,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水电和城市供水。(2分)
(2)兴修水库塘坝;南水北调;增强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政府加大抗旱资金投入(其他答案合理亦可,4分)
(3)在蝗虫灾害暴发阶段,利用遥感技术可探测灾区面积、蝗虫迁飞路线,为消灭蝗虫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以发现,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
(2)在四种主要灾害中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是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请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乙图可以发现,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结合甲、乙两图说明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你认为导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旱灾;霜冻灾
(2)水灾;我国修建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三峡大坝的建成可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3)不断扩大;呈波动上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灾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秘鲁南部的伊卡省2007年8月15日晚18点42分(北京时间16日早7点42分)发生里氏7.5级强烈地震(如图),据此回答: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秘鲁的位置是
A.位于太平洋西岸
B.濒临大西洋
C.位于非洲
D.位于西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