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八)
A.外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B.内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C.外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内力作用进行得很慢 D.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今丰富的地表形态一般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地貌形成过程中,始终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起作用,A、B错。外力作用削山填谷,使地表趋于平坦,C对。外力作用有的强度较小,速度缓慢;有的强度大,激烈而迅速,D错。
【小题2】读图,“石老人”景观位于海滨,是岩石每天受日晒和海浪侵蚀形成,主要作用力是风化、波浪侵蚀,B对。岩石主要受海浪冲击,风力作用影响小,A错。岩石酷似地貌形成是侵蚀为主,没有沉积作用,C、D错。
考点: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关系,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地貌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原创)读“三大岩石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表示岩浆岩的是 (甲/乙/丙);B代表的是 (名称)过程。
(2)形成变质岩的地质作用是 (名称);按地质作用能量来源划分,该作用属于 (内力/外力)作用。
(3)若C表示外力作用,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 、固结成岩。
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10分)
(1)甲,重熔再生(高温重熔)。
(2)变质作,内力。
(3)沉。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岩浆岩只能有岩浆形成,在图中应该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岩石,为岩浆岩,故图中甲为岩浆岩,故乙为岩浆,箭头B表示从岩浆岩变成岩浆,故为重熔再生作用。
(2)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导致岩石性质发生改变形成的,故为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
(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考点:该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及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
B.由岩浆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
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
D.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
【小题2】图示区域的地壳( )
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小题3】关于图示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域广大,水资源丰富
B.太阳能丰富,风浪巨大
C.蒸发旺盛,海陆间水循环活跃
D.狭长海域,重要能源通道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读图,根据图例可知,①类岩石为玄武岩。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喷出地表后,由于压力降低,岩浆中的气体向外挥发,由于冷却速度快,气体外溢时的孔道也被保留在岩石内部,所以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D对;岩浆没有固结成岩作用,B错;玄武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不是变质岩,C错;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可以经过重熔再生作用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A错。
【小题2】根据图例,可以判断图中的断裂是一层层扩展的,说明是在向两侧张裂开,是生长边界。给合所学知识,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是板块的生长边界,A对;生长边界,岩层以水平张裂运动为主,B、C、D错。
【小题3】红海轮廓狭长,水域面积狭窄,A错;位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风浪小,B错;在副热带高压控制区,降水少,蒸发旺盛,红海周围河川径流注入少,海陆间水循环不活跃,C错;红海地处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石油运输航线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能源通道,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质剖面图,板块运动,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图》试题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