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这里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6%,有大、中、小城市50多个,成为我国第一大城市群。
(1)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是核心城市,南京和杭州居第二层次,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城市属于第三层次,镇江、扬州、南通、湖州等则属于更次一级城市。据此完成下表:
项?目
| 城市数目
| 同等级城市间距离
| 城市服务种类
| 城市辐射范围
|
城市等级越高
| ?
| ?
| ?
| ?
|
城市等级越低
| ?
| ?
| ?
| ?
|
(2)?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往往对城市的分布及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例如,京杭大运河淤塞,大运河沿岸的扬州等繁华城市曾一度衰落。
参考答案:越少,越大、越多、越大
越多、越小、越少、越小?交通运输
本题解析:(1)直接根据中心地理论内容分析:城市等级越高,城市的数目越少,同等级城市间的距离越大;城市的服务种类越多,城市的服务范围越大。而城市等级越低,则城市的数目越多,同等级城市间的距离越小,城市的服务种类越少,城市的服务范围越小。(2)扬州的兴衰反映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结合图示长三角的城市等级分布与城市数量、服务范围、服务种类等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即可。掌握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土地价格大幅上扬,加之其他因素,于是导致住房价格也“突飞猛进”,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住房痛苦指数”是指每平方米的商品房均价与城市职工月收入之比。下表为我国某地区的商品房均价、职工月收入统计表。根据材料回答19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07年“住房痛苦指数”高于2004年,原因是工资上涨幅度小于住房上涨的幅度
B.解决住房指数偏高的办法是限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C.提高职工工资标准,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
D.控制房价上涨太快,也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B项限制城市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违背,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城市在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区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A.攀枝花——矿产因素
B.桂林——宗教因素
C.石家庄——交通因素
D.张家界——旅游因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攀枝花——矿产因素,A正确。桂?林——是旅游因素,不是宗教因素,B不正确,选B。石家庄——交通因素,随着铁路兴建兴起的,C正确。张家界——旅游因素,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区域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左下图)以厦甲城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下图),回答题。


小题1:图甲中所示地区( )
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小题2:关于图甲中甲城市地租水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
B.b<c
C.b<d
D.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