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9 18:36: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大 中 小 】  
               
              小题2: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中的①和②分别表示长江三角洲2000年和2010年(预测)的能源消费构成;③和④分别表示我国西南地区2000年和2010年(预测)的能源消费构成。读图回答1-2题。
  1.2000年西南地区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
 A.以煤为主?B.以石油为主?C.以天然气为主?D.以水电和核电为主
 2.2010年与2000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煤炭下降幅度远小于西南地区
 B.西南地区的水电和核电增长幅度最大
 C.西南地区的水电和核电下降幅度大于长江三角洲
 D.西南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增长幅度大于长江三角洲
 
 
 参考答案:1.A?2.B 
 本题解析:1.③代表2000年西南地区能源消费构成,读图可知,③煤炭的消费占了将近80%。2.据图中数据分析,长江三角洲煤炭下降约22%左右,西南降约20%左右。西南地区的水电和核电呈增长趋势。西南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增长3%左右,长三角增长12%左右。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材料一:自2003年开始,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材料二:我国首批建设的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已投放使用,山东黄岛、辽宁大连将在2008年前陆续竣工。同时,第二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也在规划中。
 材料三: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
 
  (1)中国进口的原油主要来自(2分)
 A.欧洲 ? B.非洲 ? C.东南亚  D.中东
 (2)根据材料一判断(2分)
 A.2003年起,我国原油生产量居世界第二
 B.我国自2003年开始进口原油
 C.我国石油消费量与生产量之差居
  世界第二 D.我国每年进口的原油数量居世界第二
 (3)首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共同区位是    ;这样布局的原因是什么?(3分)
 (4)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重要意义是        。(3分)
 
 
 参考答案:(1)D?
 (2)D
 (3)位于沿海港口条件较好的地方。?位于原油进口路线上,减少运费;沿海经济发达,原由需求量大。
 (4)预防石油供应突然中断,保障石油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据报道,我国首座70千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江苏江宁建成并成功发电。据此完成题。小题1:在江苏江宁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①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②具有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资金与技术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④人口稠密,建太阳能电站可吸纳当地大量的下岗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A.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B.投资成本低廉
 C.技术先进
 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在江苏建设太阳能电站,一方面是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源市场广阔;另一方面太阳能电站投资大,技术要求高,而江苏具备这个条件。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为青藏高原。
 小题2:太阳能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而且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太阳能的开发投资较高,能源密度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能资源的优势和开发要求,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最近我国决定在部分城市率先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即在现有汽油中混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可以降低汽油的消耗,节省外汇,保护环境。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使用乙醇代替汽油的前途广阔,其原因是(? )
 A.汽油价格太高
 B.乙醇是一次能源,石油是二次能源
 C.乙醇可以改变石油的成分,提高能源利用率
 D.乙醇属再生能源,汽油属非可再生能源
 
 | 
小题2:使用乙醇代替汽油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 )
A.加快我国乙醇工业的发展
B.推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C.延长汽车的使用时间
D.降低大气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能源问题。
小题1: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时乙醇代替汽油也减少了尾气排放,更有利于保护环境。
小题1:注意“对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我国山西省图,分析完成问题:(11分)

(1)将下列地理事物的代号填在甲图中:? A.大同煤矿? B.太原(1分)(2)写出乙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2.5分)
A
?河,? B
?(地形区),
①
?铁路,②
?山,③
?山。
(3)C省所处的地形区是
?,为了充分发挥该省的特色资源优势,加快特色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步伐表现在
?、
?、
?。
构建的产业链是:(?)(4.5分)
①煤一电一铝②煤一焦一化③煤一电一钢? ④煤一铁一钢⑤煤一气一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 D.②④⑤
(4)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建设
?引黄入晋引水工程。(1分)
(5)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2分)
? 
	参考答案:(1)略(1分)(2)黄河,华北平原,大秦铁路,太行山,阴山(2.5分
(3)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4分)?。
(4)黄土高原(0.5分),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3分)(5)万家寨(1分)(6)①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大省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协调第三产业的发展。②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原煤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就其中一点深入讨论就得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