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我国加入WTO以来,很好地履行了承诺,农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农业生产仍然面临严峻挑战。读“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与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图八)”,回答1-2题:

图八
1.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
 A.水产品? B.油料? C.水果? D.粮棉
2.为应对冲击,我国农业部规划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其主要目的是
①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②缩小地区差距
③加快城镇化的进程?④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1.D
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奶牛场建设要靠近城市,是由下列哪个区位因素决定的
A.劳动力
B.市场
C.科技
D.热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奶牛场的产品为牛奶,易变质,故应布局于城市边缘,接近市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图是“美国小麦区、玉米带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表示小麦区的字母是________,表示玉米带的字母是________。
(2)美国发展该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3)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4)我国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区也有这类农业的分布。
 
	参考答案:
⑴AC? B?(2分)
⑵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水源充足?气候温和?
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地广人稀(6分)
⑶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2分)
⑷东北?西北(2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2)美国发展该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从交通,市场,科技,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分析。
(3)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4)中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东北和西北。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4分)
材料一:图甲为“内蒙古自治区简图”,图乙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情况。

材料二: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煤从空中走”和 “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用”这个核心进行规划,主要有:煤—电—冶(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1)图甲所示的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河套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势平坦、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2分)
(3)呼伦贝尔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是?。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煤从空中走”,将输煤变为输电,试评价这种做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产生的影响。(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内蒙古建设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植被覆盖率自东向西逐渐降低,在107°E附近植被覆盖率明显升高(1分)?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107°E附近(河套平原地区),由于水资源较为丰富,耕地比重大,植被覆盖率升高(2分)
(2)光照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任答两点得2分)
(3)畜牧业(1分)?合理放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建人工草场;合理利用水资源(任答两点得2分)(4)利: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减轻运输压力,减少损耗,节约运输成本(2分)?弊:加重当地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1分)
(5)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来谈)
	本题解析:
(1)读图乙得到甲图植被覆盖率由东向西降低,从图中107°E附近植被覆盖率在趋势线以上,两侧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在趋势线以下得到107°E植被覆盖率明显升高。再从甲图中降水量从东向西减少,河套平原农业的发展使植被增加两个方面说明原因。
(2)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河套平原纬度较高,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热量、降水对农业生产并不十分有利,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应从光照、地形、土壤、水源来说明。
(3)呼伦贝尔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草类生长良好,农业生产应以畜牧业为主,过度利用草场资源是当地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措施实际上就是回答合理利用保护该地区草场资源的措施。
(4)内蒙古变输煤为输电的影响既要回答有利影响,又要回答不利影响。火力发电排放污染物多,用水量大,因此其不利影响主要是加重当地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
(5)从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生态(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社会(增加就业机会)三个方面说明内蒙古建设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9年我国玉米种植户经历了严重低价难卖之痛。读“我国玉米主要分布地区(阴影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机械化水平
B.市场需求
C.热量条件
D.国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