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八)
A.P地为6点钟 B.此时O地地方时一定为12点 C.Q地为北半球晨昏线纬度的最高处 D.此时O地太阳高度一定为90o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地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因同大气摩擦而产生光迹,被称为流星现象。上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虚线箭头表示流星进入大气层的方向。在流星体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从地球上观看流星更为明亮的情况最可能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首先从地球上观看流星更为明亮的情况在晚上,排除c、d。根据自转方向,b处即将迎来白昼,观看效果没有a处始终处于晚上好。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的a、b、c分别表示地球上M、N两条纬线间北半球夏至日、春秋分日和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距离直射点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b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M点正午太阳高度为70°,则M点的纬度为20°,N点太阳高度80°,N点的纬度为10°。c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所以M点位于北半球。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变化。M的纬度为20°N,N的纬度为10°N,MN两地都有阳光直射现象,当太阳直射15°N时,MN与直射点纬度差相等,所以Hm=Hn。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Hm与Hn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小题1:读上面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判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南半球昼长夜短
C.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小题2:读上图,国庆节位于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A点时,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位置,故判断为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直射,故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公转接近远日点附近,故公转速度较慢。
小题2:国庆节10月1日,位于秋分日9月23日到冬至日12月22日之间,故图示位于b段。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并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等基本内容即可判断,注意夏至日公转位置应接近远日点,而不是近日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