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①0—14岁人口比例下降,人口数量减少?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快?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表为201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四个国家死亡率都比较低,相差不大,但自然增长率②为负值,说明②出生率很低,老龄化最为显著,B对。
小题2:人均收入最高的是②,最低的是①,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展②,B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对图示信息的分析,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A.20世纪末,乙国人口增长数量不一定多于甲国
B.20世纪中期以来,乙国每年增加的人口多于甲国
C.20世纪初,乙国死亡率高的原因为老龄人口多
D.20世纪中期以来,乙国人口数量超过甲国
小题2:目前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A.甲国的劳动力短缺
B.甲国城市化问题凸现
C.甲国的生态破坏加重
D.乙国的环境污染减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信息可推知甲国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世纪末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且20世纪初甲国的“三率”均较低,所以甲国是发达国家的代表。乙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出生率仍高于死亡率,人口总数仍呈上升趋势,且20世纪初乙国的“三率”均较高,所以乙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由于两国的人口基数未知,所以B、D两项不能确定,20世纪末,乙国人口增长的数量也不一定多于甲国,20世纪初乙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自然增长率极低,人口再生产处于原始型。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目前甲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人口多。乙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就业压力大、住房紧张、资源和环境压力大等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特征的主要成因是:
A.机械化水平的高低
B.城乡经济收入差异
C.农业劳动强度大小
D.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小题2:东部地区农业从业人员构成:
A.反映当地剩余劳动力增加
B.导致当地农业产值下降
C.有利于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D.促进当地农业集约化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可知: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农业从业人员中,30岁以下年龄段所占的比重东部地区最小,西部地区最大,这说明农业从业人员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城乡经济收入差异大,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比重大。所以C正确。
小题2:在东部地区的农业从业人员构成中,5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大,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小,这必然导致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所以促进了当地农业的集约化。所以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答案:对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人口增长模式经历了:“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四种模式,对应的人口增长阶段为:原始低增长阶、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引起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 91EXAm.org的提高,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从而影响了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人口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