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9 19:57:3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世界上两个国家的示意图”(图6—4),完成下列要求。

(1)甲、乙两幅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图中A、B、C、D四个城市分别是?。6月22日这一天,这四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关系可以表示为?
(3)甲图中的E河流是?,列举出该河流突出的地理特征。
(4)乙图中的F河流是?,写出该河流域内主要的农作物。(写出三种即可)
(5)说出甲、乙两国地理位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参考答案:
(1)乙?甲、乙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似,但乙图经纬线之间的间距比甲图小,实地距离短,所以比例尺大(3分)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盂买、加尔各答?加尔各答>孟买>里约热内卢>圣保罗或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孟买<加尔各答?
(3)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丰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等?
(4)恒河、水稻、黄麻、小麦等?
(5)地理位置相同点:领土多位于热带地区(低纬地区);都是临海的国家等?
不同点:甲国家位于西半球,乙国家位于东半球;甲国家领土主要位于南半球,乙国家位于北半球;南回归线穿过甲国领土,北回归线穿过乙国家领土等(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图15为我国某区域地图,图16为包头市1987—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17为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

(1)读图17,分析包头市1954—1964年在昆都仑河以西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
(2)读图16,指出1987—2002年包头市土地利用的总体变化状况,并对此变化作出解释。
(3)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分析包头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参考答案:
(1)地价低;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工业部门在空间上集聚,协作条件好;远离旧城区,有河流作为隔离带(或者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大气环境污染小;有河流经过,用水方便。
(2)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和耕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开垦耕种(过度垦殖);工业化与城市化;土地退化。
(3)包头市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矿产资源与能源面临枯竭,水源不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剧等。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从交通,环境,生产成本等方面分析。
(2)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的变化,随着工业,城市的发展,农业用地减少,非农用地增加。
(3)环境承载力大小从资源,科技,环境等因素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A、B两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A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B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热量、水分条件好 ?畜牧业?生态破坏
(2)太阳能?原因: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3)长江?黄河?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
(1)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最大的不利条件是高寒。故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故热量较充足,适宜种植业发展。高原北部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降水少,主要的植被为草原、荒漠,故适宜发展畜牧业。本区较干旱,若过度放牧则植被被破坏,容易导致荒漠化。
(2)高原北部地势高,故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故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从河流流量大和落差大两方面分析。
(3)查地图可得。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60分)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有超过2000万人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区。上海市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今日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这里即将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材料一:黄浦江沿岸的后滩湿地,总面积l8.2万平方米,由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以及原生湿地保护区四部分构成.芦荻植物形状象芦苇,地下茎蔓延。内河湿地平均海拔2米,水生生物多样,黄浦江平均高潮位3.29米,平均低潮位1.19米。目前黄浦江水为V类水,属中度污染.江水进入内河湿地流淌1.7千米后,水质达到Ⅲ类,成为上海世博园景观用水。
读图9及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内河湿地的形成条件(4分)
(2)分别说明滨江芦荻带和内河湿地各有什么功能。(6分)
(3)图10中的公路是满足城市车辆快速通行的交通干道,包括市内和对外交通干道。读图l0,分析该城市对外交通布局有什么特点和优势。(10分)


参考答案:(1)地势低,(2分)黄浦江潮水涨落(和自然渗漏)(2分)
(2)滨江湿地主要有过滤净化、防潮、护坡等功能;?
(任答2点得3分)内河湿地主要有生物栖息地、水生系统净化的功能,湿地生态的审美和科普教育等功能。 (任答2点得3分)
(3)对外交通站、场(港口、公共汽车站、客 运站和货运站)与城市交通干道密切联系,相对集中(于市区边缘或工业区附近);(2分)创造了水陆综合运输环境(水陆联运),且灵活、经济和便捷;(2分)市内环线干道与四个方向的对外交通线对接,有利于与周围地区联系,提高运输效率;也利于过境车不穿越区市;铁路线不穿越城区(居民区),对城市居民干扰小。(任答2点得4分)市区外围工业区。仓库等与对外公路相连,便于运输,还可减少入市区车流量。(2分)(其余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依据图中信息,指出云南东川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10分)
云南元阳的哈尼族人民利用当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改造坡地,修建梯田,拦腰筑沟,沟水冲肥,种植水稻,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奇观。下图为元阳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和梯田景观图。

(2)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说明哈尼人“山上种树、山腰居住、山下种田”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有色冶金工业(2分)?
铜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2分);临近水电站(和煤矿),动力充足(能源丰富)(2分);靠近河流,水源丰富(2分);临近铁路,交通便利(2分)
(2)山上种树是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山腰冬暖夏凉,水源洁净,适宜居住;山下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答出2点得4分


本题解析:(1)结合图示信息,东川市有丰富的铜矿,靠近电站,故适宜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区位条件主要从矿产资源、水源、能源、交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2)注意人地关系,主要从该地区的地形条件、植被保护和自然条件的充分利用的角度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考点,学生只要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的具体实际,并结合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区域综合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分析,注意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和分析的完整性。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