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十大热点之一(神木事件)
2013-08-04 21:05: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申论十大热点-神木事件:


发展政策的关键是让市场有信心,民生政策的关键是让生活有盼头



  在当地政府的及时回应下,陕西神木聚集事件正在趋于平静。神木县相关负责人对此前网上传言一一澄清,证明所谓的县财政亏空、向省里借款发工资均是空穴来风,并特别向媒体证实了免费医疗、免费教育运行正常,给当地群众吃了颗“定心丸”。



  坐拥丰富煤炭资源的神木县,这些年经济快速发展,在国内率先推行12年免费教育以及全民免费医疗,“神木模式”一时为全国津津乐道,也成为神木人引以为豪的民生工程。然而,几天前,几句聊斋志异般的传言,一个领导调动的猜测,竟引发数百群众担心地方财政亏空、“免费”政策有所调整,进而聚集到县政府传递“信任危机”。看似难以理解的背后,其实暗含一种对未来的简单焦虑:经济环境变化,能源经济走低,地方政府有无能力稳住公共财政对民生政策的有力支撑?惠民政策能不能延续保证?主政领导的变化又会不会因此动了自己的奶酪?



  近些年,在不少地方,因为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对主政官员变动而产生的“集体情感焦虑”,也屡有发生。和神木风波一样,提醒我们:消除群众的民生焦虑、政策焦虑,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新考验,也是确保一方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



  必须承认,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资源的调整,群众利益的日趋多元,会令许多政策遭遇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的挑战。民生一头连着政府的公信力,一头连着百姓的切身利益,尤其需要在充满挑战变数的环境下维护好政策权威与政令稳定。那种“新官不理旧政”的思维,那种动辄“翻烧饼”、“朝令夕改”的做法,那种“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橡皮擦擦,最后全靠领导一句话”的现象,不仅削减了政策的执行力,还透支了政府的公信力。



  发展的关键是让市场有信心,让百姓有盼头。以往定下的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如果符合民众长远利益,就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句话,干部想把信任留下,须得强化保持政策连续性的意识,也得锤炼运作可持续性政策的能力。



  一个好的经济政策,应该具备自我执行的惯性;一个好的政策设计机制,也应该具备自我调适的功能,并不会因人事变化产生巨变。如果执政过程中都能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依法行政,那些“翻烧饼”的政策必会少许多。



  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是民生善政,如果缺乏现代理念和先进制度的配套,也会影响善政本身的执行效果,也会让民生产生“政策随人走”的印象。长此以往,不仅会消解群众自主创造财富和活跃市场的积极性,甚至造成投资失败找组织不找合伙人、经济不振问领导不问市场的现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精密仪器,越走向完善,越需要一个科学、全面、严谨的政策设计机制。无论是今天的“堵书记”,还是昨天的“留市长”,都在提醒我们,消除群众的焦虑,推进规范地方政令的机制建设时不我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掌控经济必须尊重市场、尊重科学,应该认真纠一纠已有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为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提供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策有稳定性,工作有连续性,一茬接着一茬干。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3公务员面试热点:城镇化的重难..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