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孙武隐居著书地吴中第一名山,乾隆六次登临处江南无双福地”,想必多是__________,不然此景,何以一直湮没无闻。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交口称赞
B: 有口皆碑
C: 不经之谈
D: 溢美之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由后半句话可知文段对此山并非褒扬,由此排除含有褒义的A.B两项。“不经之谈”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溢美之词”指过分赞美、吹嘘的话语。“不经之谈”用在此句中语气太强硬。故排除。本题选D。
2、单选题 “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是曾经的海洋梦想老三样,这个梦想也只是在本世纪初才得以____实现。但限于当时的能力,主要做的是海洋的表面文章,对于海面之下隐藏的深海神秘世界,则只是____。_____
A: 完整 浅尝辄止
B: 部分 走马观花
C: 彻底 浮光掠影
D: 具体 蜻蜓点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A考点混搭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应用。由常识可知,“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都是我们已经做到的事情,B中“部分”明显不符,排除;第二个空与前面的“表面文章”相呼应,限于当时的能力不能继续下去,显然“浅尝辄止”最贴近语境,排除C、D。故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 中国古代数学家对“一次同余论”的研究有__的独创性和继承性,“大衍求一术”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不容__的。正因为这样,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一直公正地称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剩余定理为“中国剩余定理”。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完全 否定
B: 明确 忽视
C: 绝对 动摇
D: 明显 怀疑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实词填空解析本题考查实词对象搭配的辨析与填空。先看第一个空,独创性和继承性在某种程度上时互相矛盾的概念,“完全”或“绝对”的继承性常常意味着并非完全或绝对独创,由此可排除A、C项。由“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一直公正地称……”可知,“大衍求一术”在数学界的崇高地位是公认的事实,因此对其地位的看法应该是“不容怀疑”的,而非“不容忽视”。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艰苦奋斗_____是一种进取的积极精神,_____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_____它暂时也可能很富有,却是一个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民族。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既然就即使
B: 既也所以
C: 或者或者虽然
D: 不仅而且尽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虚词的辨析,主要考查各种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第一空和第二空是递进的关系,如果暂时判断不出来,那就先看第三个空,句子“它暂时也可能很富有”是假设句,所以这里用尽管最适合。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虚词的辨析>各种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
5、单选题 使儿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不仅意味着要让他们掌握计算机技术、会使用计算机查找信息,更重要的在于要让儿童对互联网上______的信息有清醒的辨别能力。_____
A: 良莠不齐
B: 汗牛充栋
C: 纷繁芜杂
D: 浩如烟海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成语辨析,主要考查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汗牛充栋:运输书时牛累得出汗,存放书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用来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纷繁芜杂:多而杂乱,没有条理。通过分析句子我们知道,横线处要填的成语是用来修饰“信息”的。并且通过“清醒的辨别能力”这个短语,我们还可以得知句中所指的信息是很多,很杂的。“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这个词适用于修饰人,而此空是用来形容信息的,故A项排除。“汗牛充栋”,运输书时牛累得出汗,存放书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用在此空也不舍适,故排除B。“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用来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用在句中也不舍适,故排除D。“纷繁芜杂”,多而杂乱,没有条理。在这里可以形容网络信息多而杂,需要儿童有辨别能力,故选择C。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成语辨析>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