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片段阅读》(2020年最新版)考点巩固(四)
2021-01-03 06:46:16 【

1、单选题  以知识为主导所得出的美丑的概念,是不真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②即如美丑而言,当天下人知道追求美的时候,就有了美丑的区分,就有了分别的见解。③在老子看来,相反相成,是知识构成的特性,但并非世界本身所具有。④老子并非反对人们追求美,但他认识这种追求美的方式,并不能得到真正的美。⑤人为世界分出高下美丑,是在下判断,以人的理性确定世界的意义,这样的知识并不符合世界的特性。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
A: ③⑤②④
B: ②④③⑤
C: ③⑤④②
D: ⑤④②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语句排序解析④用于解释,所以④在后,排除B、D;②中提到“分别的见解”,而中“以知识为主导所得出的美丑的概念”就是其中之一,所以②在前,排除C。故正确答案为A。



2、单选题  每100克巧克力中含40~500毫克可可碱。可可碱能刺激平滑肌,还能加速神经传导。但和咖啡因不同的是,可可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每100克巧克力中含70毫克咖啡因。咖啡因的作用在于提高警觉性,促使人超常发挥,提升观察力,抵抗疲劳,提高脑力活动的效率。巧克力中还含苯丙胺。也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能刺激下丘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_____。
A: 巧克力具有促进神经兴奋的作用
B: 巧克力和咖啡对人体的影响不同
C: 可可碱比咖啡因对人体更加有益
D: 咖啡因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文段论述的主题是巧克力,呈现出分—分—分的结构,第一层介绍巧克力中含有可可碱,其能加速神经传导;第二层介绍巧克力含有咖啡因及其作用;第三层介绍了巧克力中还含有苯丙胺,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综上所述,整个文段主要论述的是:巧克力具有促进神经兴奋的作用。故本题答案为A。文段说明巧克力和咖啡对人体影响不同是为了突出巧克力的提神醒脑作用,B项内容不是文段的重点,故不选;文段没有提及可可碱和咖啡因哪个对人体更有益,故排除C;D项是文段的一个观点,不能概括为主要意思,故也排除。



3、单选题  选择性执法就是只将法律适用于某一时期或者某一些人,也就是选择特定时段,选择特定对象,选择特定法律法规,期望达到特定目的。例如忽然要整治道路交通,于是对某些依惯性横穿马路的行人每人罚款50元,弄得“路上行人欲断魂”。交通整洽期一过,行人再横穿马路就无人过问矣,大家荷包遂得以保全,于是交通乱象立即恢复原状。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谈论的内容是_____。
A: 举例解释选择性执法的概念 
B: 选择性执法的特点
C: 选择性执法的弊端 
D: 选择性执法的适用范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语句衔接题。本段文字中,首先介绍的是选择性执法的含义,其次举例对其进行说明解释,同时“交通乱象立即恢复原状”隐含了作者对选择性执法的鲜明立场,即对选拇性执法持否定态度,据此推断下文将会顺延这个立场,明确作者的观点,并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A项的内容与前面内容重复,B项和D项的内容在文中找不到相关信息,故本题最佳选项为C。此类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每个选项的设置可能都会说得通,但正确选项只能有一个。解答时,考生应该仔细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作者的思维或者观点倾向,选择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项。把握这一点,就不难排除干扰项了。



4、单选题  微软中国分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出了一道这样的考题:有12个小球,其中只有一个质量与其他11个不同,如果只给你三次测试机会,在30分钟内,你怎样才能挑出这个球?绝大多数应聘者费尽了周折,在30分钟内也没琢磨出什么结果,只能遗憾地离开。30分钟之后,有一个青年依旧在考场里苦思冥想,久久不肯离开。几个钟头后,青年依旧坐在那儿做着实验。考官发现后问,有结果了吗?青年摇头。最终,这个青年被公司录用。理由是:他的智力和能力肯定都不够出色,但有毅力;一个成功的企业想可持续地发展,除了创新意识和聪明才智外,更需要持之以恒,而这个青年身上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_____。
A: 招聘难题
B: 智商测试
C: 微软招“笨人”
D: 企业需要有恒心的青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标题选择题解析文段的核心词是“持之以恒”,A、B说法过于表面,未能体现文段中微软招人的核心理念,D选项太过平淡,作为题目也太空洞。C选项使用“笨人”能很好地揭示出片段的内容,而且“笨人”并不真笨。故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到法国,他要报考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还是未被录取。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_____
A: 巴黎音乐学院的历史 
B: 未被录取的原因
C: 考试后的遭遇 
D: 考试的详情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由“很久以前”开头,用平和的语气讲了一位挪威青年的故事,他漂洋到法国,要报考巴黎音乐学院却未被录取。文段到此就结束了,但读者感觉故事才刚开始,碰壁后的他接下来又会有怎样的际遇呢?读者很自然地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因此,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对这位青年在考试后的遭遇作进一步的交代,与此相符的为C项。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图形推理》..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