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面四个选项中与题干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宽约30米,从90米的层崖巅猛扑下来,喷出如雹急雨,发出轰然巨响________。
A: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把他称为天下第一瀑
B: 因而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之为天下第一瀑
C: 因而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天下第一瀑
D: 把它称为天下第一瀑的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材料陈述对象为“黄果树瀑布”,而A、B、D项的陈述对象均为“徐霞客”,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本题答案为C。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局部精读类>词句理解
2、单选题 无论什么文章,一旦选进语文教材,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而是整个教材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 “基本功训练的凭借”是_____。
A: 收入语文教材中的各类作品
B: 那些保持原来意义、独立存在的作品
C: 整个教材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D: 那些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题干是一个复句,抓住句子的谓语,句子的层次为:“……不再是……而是……是……”,三个谓语动词为并列关系。也就是说,作为最后一个“是”的宾语,“基本功训练的凭借”与“不再是”、“而是”的宾语是并列关系,而非主宾关系。由此可以很快排除涉及到“不再是”、“而是”内容的B、C、D选项。所以,本题答案为A选项。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局部精读类>词句理解
3、单选题 整个木星的表面完全是液态的氢,金星则几乎被恒温的灼热大气所包围。火星有一层稀薄的大气,而且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和地球相近,约为24小时。但是,地球有海洋,火星却没有。其结果可能是导致了地球上和火星上风的模式互不相同。研究这种差异将有助于我们更透彻地了解地球上的大气循环,这进而又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最后一句中“这种差异”指的是_____。
A: 指金星与地球的差异
B: 指木星与地球的差异
C: 指火星与地球的差异
D: 指金星、木星、火星与地球的差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这种差异是指其前一句“但是,地球有海洋,火星却没有。其结果可能是导致了地球上和火星上风的模式互不相同。”其表明的是指火星与地球的差异。所以,本题答案为C选项。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局部精读类>词句理解
4、单选题 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他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括号内“他们”指的是_____。
A: 柏树
B: 翠竹
C: 松树
D: 柏树和翠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代词指代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联系上下文,从该句话最后“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可知“他们”是指松树。所以,本题属于C答案。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局部精读类>代词指代
5、单选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以波长2l厘米和10.5厘米的电流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l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天,所以获得的观察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37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 两位学者说,37个讯号“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他们的依据是_____ (1)讯号的波长是宇宙间极为普通的 (2)大多数电波讯号沿着银河系分布 (3)每次探寻的时间约为200~400天 (4)在庞大的观察资料中这些讯号十分强大 (5)捕捉到的讯号是离地球最近的
A: (1)(3)
B: (3)(5)
C: (2)(4)(5)
D: (1)(2)(4)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推理不当,(1)句强调地球外文明很有可能用波长21厘米的极为普通的电波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2)句强调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它们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4)句强调讯号十分强大,这有可能是外星人发出的电波。其它(3)(5)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所以,本题答案为D选项。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局部精读类>细节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