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奇特现象主要与实行_____的人事行政制度有关。
A: 察举制
B: 征辟制
C: 九品正中制
D: 科举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魏晋时期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是由于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故本题答案选C。
2、单选题 为遏制宏观经济过快的增长速度,2007年我国先后多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这种调控手段属于_____。
A: 财政政策手段
B: 货币政策手段
C: 收入政策手段
D: 行政调节手段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三个: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
3、单选题 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很多,其中_____是推动人类生活方式更新的决定性力量。
A: 科学技术
B: 文学艺术
C: 哲学
D: 风俗习惯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对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人类生活方式更新起着决定性作用。故本题答案选A。
4、单选题 杨某刚满16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700元。除交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都积攒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1200元买了一件艺术品。由于父母反对,杨某决定将该艺术品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杨某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_____
A: 无效民事行为
B: 有效民事行为
C: 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D: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我国民法规定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有效,结合本题ACD答案错误。
5、多选题 犯罪的时候,_____不适用死刑。
A: 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B: 患有精神病的人正常情况下
C: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 醉酒的人
参考答案: AC
本题解释:答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