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电冰箱的问世引起了冰市场的崩溃,以前人们用冰来保鲜食物,现在电冰箱替代了冰的作用。同样道理,由于生物工程的成果,研究出能抵抗害虫的农作物,则会引起什么后果?
以下哪项是上述问题的最好回答?_____
A: 化学农药的需求减少
B: 增加种子成本
C: 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D: 农田的价值下降
2、单选题 我国酸雨主要出现于长江以南,北方只有零星分布。这是因为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来自沙漠的沙尘和当地土壤都偏碱性。
由此可以推出_____。
A: 长江以北地区的酸性污染物排放较少
B: 长江以南地区的土壤偏碱性的较少
C: 沙尘天气可有效降近酸雨出现的几率
D: 有酸雨的地区出现沙尘天气的几率较小
3、单选题 根据对2005年全国出版社申报的引进国外图书的选题分析,总计引进选题6737种,其中自然科学类占13.65%,经济类占14.36%。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_____。
A: 那些虽有学术价值但会有市场风险的国外图书,往往受到国内出版者的冷遇
B: 对外国先进科技书引进的比例明显偏低,人文社会科学引进数量不仅偏大,而且偏重某一类
C: 外国文学古典名著,因为无需买版权,市场一直有稳定的读者群,因而被大量重复出版
D: 自然科学类图书的引进,翻译质量要求比较高、周期比较长,致使翻译出版的比例比较低
4、单选题 目前,生物加工食物体系要成为现实,还有几件事要做。先得能在培养基里培养出蔬菜和水果的组织,还得能扩大产量以应市场之需。而要大量经济地生产,还得研制出廉价原料,利用其中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批量生产。
由此可以推出_____。
A: 研制出廉价原料是生物加工食物体系的关键
B: 目前已经能在培养基里培养出蔬菜或水果的组织
C: 只要有廉价的原料就能扩大产量
D: 目前的原料太昂贵
5、单选题 韩国传统医学有“天人合一”的理论,也就是人体内的小环境要与自然界的大环境相协调,才能使人更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增加人体对外界不利影响的抵抗力。
根据这一理论,在炎炎夏日里,韩国人更倾向于食用_____。
A: 冷的食物,以降低人体的温度,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
B: 热的食物,以“热补”的方式补充人体因大量排汗而流失的热量和营养
C: 冷、热食物的合理搭配,以保持人体温度和营养的均衡
D: 不冷不热的食物,以避免因人体与外界环境温度相差过大和营养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