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行测模拟题库:言语理解练习题(.10.26)
2016-10-26 11:08: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远东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啤酒厂里,有一台电机默默运转带动生产,一瓶瓶________的啤酒鱼贯产出。转眼109年已逝,这台老电机虽已停运,但仍________地置于原地,成为青岛啤酒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讲述着它与青岛啤酒跨越一个世纪的________。在博物馆里,有时能看见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师傅,将这台电机细细摩挲,________许久。他正是前来探望“老友”的李师傅。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浓香 黯然 情意 注视

B.纯香 岸然 缘分 凝视

C.醇香 安然 情谊 凝望

D.浓香 安然 情缘 凝视

2.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________、转嫁危机________的做法,既不________也难持久。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嫁祸于人 害人害己 可能

B.兄弟阋墙 损人利己 团结

C.以邻为壑 害人害己 安全

D.以邻为壑 损人利己 道德

3.一个好的厨师对烹饪食物会有自己的理解,会接受各种食材的搭配,不会矫情地执著于什么才是正宗,美味好吃才是最重要的;好的厨师会关注流行的烹饪,但一定会有自己的________和想法,不会成为潮流的追随者;好的厨师会认为食客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不会想着如何________,成为富人和美食评论家的宠儿。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色 巧言令色 B.原则 趋炎附势

C.品位 曲意逢迎 D.追求 察言观色

4.这次国际金融危机________了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优越性,中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以本国经济增长为相关国家和经济体________困境提供市场和资金支持,进而在国际危机治理和国际机构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改善了国际形象,提升了道义感召力,国际社会开始重新________中国发展模式。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凸显 摆脱  审视 B.显现  走出  注视

C.表明  远离  注意 D.突显  去除  思考

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巨变,各种各样的思潮也________。这些社会思潮与社会的变迁有怎样的纠结,其间是否有________可寻,各种思潮是否有共识可以分享?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层出不穷 踪影 B.各有所长 来源

C.来势汹汹 答案 D.此消彼长 脉络

 

1.【答案】C。解析:先看第二空,“黯然”多形容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的样子;“岸然”,严正或高傲貌,形容严肃的样子;“安然”,犹泰然,心情安定貌。与“置于原地”、“镇馆之宝”、“讲述”所表达的语境相适应,此处选“安然”更贴切,故排除A、B。第一空,“醇香”形容气味滋味纯正芳香,使人陶醉,多用于形容“酒”,比“浓香”、“纯香”更合适、适当。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D。解析:先看第二空,与“转嫁危机”相对,第二空填“损人利己”恰当,排除A、C。“兄弟阋墙”比喻内部斗争,不能形容两国间的关系,排除B。故本题答案为D。

3.【答案】B。解析:“特色”指事物所表现独特的色彩、风格等,一般不用来修饰人,故排除A。“品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由“会关注流行……但一定会有自己的”“不会成为潮流的追随者”可知,此处是说好的厨师会有自己的坚持和想法。“品位”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排除C。由语境可知,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为贬义词,“察言观色”不含贬义,排除D。“趋炎附势”指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为贬义词,与语境相符。故本题选B。

4.【答案】A。解析:先看第二空,“远离”、“去除”与“困境”搭配不当,排除C、D。由句意可知,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优势很明显,与“显现”相比,“凸显”更能突出这种优势。且第三空用“注视”显然不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5.【答案】D。解析:题干说的是社会巨变滋生各种思潮,第一空应填一个表示思潮多的词语,排除B、C。“其间是否有________可寻”紧承“有怎样的纠结”,则第二空应与“纠结”对应。“纠结”表示混乱的状态,“脉络”比喻条理或头绪,正与“纠结”对应,故本题答案为D。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9年浙江)文明的发展就像一场..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