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片段阅读综合》(2017年最新版)试题巩固(十)
2017-01-10 11:12: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传统节日有了法定假期,未必就不会渐行渐远。一个古老节日之所以沿袭不衰,真正动因不在于它有多热闹、能带来多少商机,而在于它承载着中国人代代累积下来的那份感情,流淌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如今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对传统节日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既期待它回归,帮助我们找到历史深处民族精神的根,也期待它更新,富有实在鲜活的当代内容,而无论哪种期待,都是期待传统节日更厚重、更有文化、更有精神内涵,更有教育意义。这段文字旨在说明_____。
A: 过度商业化会削弱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
B: 传统节日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内涵的继承与发扬
C: 人们期待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相统一的传统节日
D: 传统节日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归宿和精神家园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由提问可知为隐含主旨题。A属于无中生有,文段第一句只强调精神内涵比商机更重要,没有说谁削弱谁,排除;C概括了第二句,不够全面,排除;D是对第一句的同义转换,同样不够全面,排除;B概括更为准确全面。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新兴城市也有杂乱的居民大院,但那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杂货②居住者不是高官显贵,便是富商大贾③大杂院是城市的“特产”④产大院的城市得有一把年纪⑤大杂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没看过有关的考证,猜想大约在晚清之后⑥晚清之前这些院子就都存在了,但那时不叫大杂院,叫府第或大宅门将以上6个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
A: ③④⑤⑥②
B: ③⑤④⑥②
C: ⑤⑥②③④
D: ⑤③④②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语句排序解析此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先依词分组。从题面的6个句子看,可以分为两组:⑤⑥都提到了“晚清”,应捆绑在一起,且排列顺序为⑤⑥。根据⑥中“府第或大宅门”,其后应承接②,即⑤⑥②分为一组;③④都含有“城市”,分为一组。中有“也”字,则应接在④后。整段文字是围绕“大杂院”展开的,因此③应排在段首。故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  清末民初,一批西方人跑到中国西南山区进行科学考察或偷猎活动,他们中有人在山区发现了一种体形较小的有尾熊,由于当地人称其为“山地熊”或“猫熊”,他们在文章中也就称其为“猫熊”,“猫熊”后来为什么叫成“熊猫”了呢?民国以后,有些传统的书刊由竖排改为横排,有人由于左右行文的不同,把“猫熊”读成了“熊猫”。不过,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动物学界没有对它进行明确的分类。这段文字主要是_____。
A: 论述熊猫如何进入研究视野
B: 介绍“熊猫”一词的由来
C: 表明应对熊猫科学分类
D: 说明对“熊猫”的误称由来已久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文段首先介绍了“熊猫”这一称呼的历史由来,又介绍了“熊猫”一词形成的科学原因,故而B项说法正确。A项的“进入研究视野”文中并未提及;C项属于主观臆断,文段只是说形成“熊猫”这一称呼的根本原因是动物学界没有对它进行明确的分类;民国以后才误读作“熊猫”,D项“由来已久”有夸大之嫌。故正确答案为B。



4、单选题  我的食物基本都不是我自己做的,衣服更是一件都没做过。②用我们的专长来表达是唯一的方式——因为我们不会写鲍勃•迪伦的歌或汤姆•斯托帕德的戏剧。③我想大多数创造者都想为我们得以利用前人取得的成就表达感激。④我并没有发明我用的语言或数学。⑤我们很多人都想回馈社会,在这股洪流中再添上一笔。⑥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赖于我们人类的其他成员,以及他们的贡献和成就。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
A: ③⑥④⑤②
B: ⑥④③②⑤
C: ③④⑥⑤②
D: ⑥⑤②④③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语句排序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理解排序。纵观6个句子,⑤中提到要回馈社会,而②解释回馈方式“用我们的专长来表达”,因此⑤②应衔接在一起,因此排除B项。D项中②不能衔接,②解释回馈方式“用我们的专长来表达”,而的内容是“食物、衣服都不是我做的”,前后矛盾,可排除D项。比较A、C两项主要区别在④、、⑥三句的关系,中含有表示递进关系的词“更”,因此④应在前,在后,C项语序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  研究源,是为了流。研究远古,是为了现实。创造物可以过时,创造的哲理不会过时。只要找到了中华先贤创造中华文明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只要找到了中华先贤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的方法,完全可以在先贤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辉煌。换言之,可以在先贤的基础上解答西方文化不能解答的问题。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的是_____。
A: 研究先贤智慧,发展现代文明
B: 我们可以在先贤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化
C: 中华先贤的文化可以解答西方文化不能解答的问题
D: 创造物可以过时,创造的哲理不会过时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材料中提到的“先贤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先贤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先贤的智慧,又连说了两个“只要找到了……”就完全可以创造新的辉煌。引申可知,研究先贤的智慧可以在先贤的基础上发展现代文明,创造新的辉煌,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创造出新的文化”与原文表达不一致,所以不选;C项表述片面,“以偏概全”。D项不是材料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



Tags:公务员考试 行测片段阅读综合 题库 行政能力测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常识判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