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触诊有柔韧感(揉面感);可有腹水征;腹部包块多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
4)淋巴结核:重点询问有无结核病密切接触史、结核病病史或淋巴结核破溃史。颈淋巴结核较为多见,早期表现为颈部淋巴结慢性无痛性肿大,淋巴结质硬、成堆、活动或粘连成串,也可液化破溃形成慢性窦道。X线胸片有时可伴有肺部结核病灶。对可疑病例,可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4.3 注意事项
4.3.1 凡临床诊断为进展期的肺结核均属活动性肺结核,无论其是否排菌、是否具有传染性,均作不合格结论。已愈合的陈旧性肺结核,例如结核病灶硬结、钙化,结核性胸膜炎治愈后仅遗留胸膜肥厚、粘连等,可作合格结论。
4.3.2 结核病临床治愈须以二级以上专科医院(含二级专科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为依据,诊断证明应有病情摘要,内容包括诊断、用药经过、停药时间、疗效以及目前情况,以作为判断是否合格的依据。
5 关于呼吸系统疾病
第五条 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不合格。
5.1 条文解释
5.1.1 慢性支气管炎 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与吸烟、环境卫生等有密切关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分为单纯型与喘息型两型,前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咯痰,发作时症状轻、时间短,肺功能良好;后者一般发生在支气管阻塞的基础上,除咳嗽、咯痰外尚有气喘症状,多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属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呈进行性发展,不能完全治愈,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合格;慢性支气管炎出现阻塞性肺气肿合并症时,不合格。
5.1.2 阻塞性肺气肿 系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多在慢性支气管炎基础上并发,最初仅在上楼或登山爬坡时有气促,随着病情的发展,在平地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功能衰竭、肺心病、右心衰竭等并发症。本病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病程长,致残率高,预后不良,不合格。
5.1.3 支气管扩张 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以致支气管持续性扩张、变形、扭曲,呈不可逆性支气管壁破坏和管腔扩张。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可反复多次继发感染并引起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不合格。
5.1.4 支气管哮喘 是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产生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反复发作,常在夜间、清晨发作或加剧,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本病难以治愈,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一经诊断,即作不合格结论。
5.2 诊断要点
5.2.1 慢性支气管炎
1)病史询问要点:有无慢性发作性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注意环境、职业接触史、吸烟史、药物应用史、过敏史、家族史等。
2)查体要点:根据疾病的程度不同,体征有很大差异。体检时应注意肺部听诊,注意肺部有无湿、干啰音,有无肺气肿的相关体征(如桶状胸、肋间隙饱满、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呼吸音减弱、肝浊音界下降等)。
3)辅助检查要点:一般根据病史和症状即可作出诊断。对于不提供病史或病史不可靠者,需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合并肺气肿后可见肺过度充气表现,如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膈肌位置下移、两肺透明度增高,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做肺功能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5.2.2 阻塞性肺气肿
1)病史询问要点:有无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注意环境、职业接触史、吸烟史、药物应用史、过敏史、家族史等。
2)查体要点:主要特点为桶状胸、肋间隙饱满、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呼吸音减弱、肝浊音界下降等。
3)辅助检查要点: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过度充气表现,如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膈肌位置下移、两肺透亮度增高等。一般根据胸部X线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5.2.3 支气管扩张
1)病史询问要点:有无慢性咳嗽、咯脓痰、咯血、胸痛史,有无发热、盗汗等症状;注意环境、职业接触史、吸烟史、药物应用史、过敏史、家族史等。
2)查体要点:听诊注意有无湿啰音,观察有无杵状指(趾)、贫血等体征。
3)辅助检查要点: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增粗、卷发征、液平面、肺不张等。一般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检查即可诊断。必要时可做CT等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5.2.4 支气管哮喘
1)病史询问要点:有无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气急或咳嗽史;注意环境、职业接触史、吸烟史、药物应用史、过敏史、家族史等。部分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无阳性体征,普通X线胸片常无阳性发现,病史可能是唯一诊断依据,体检中遇可疑病例应认真询问。
2)查体要点:发作期内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未发作期可无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要点:一般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其他相关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5.3 注意事项
5.3.1 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密切相关。本病呈进行性发展,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最终将导致呼吸功能受损,故不合格。对可疑病例可进一步做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和结论。
5.3.2 《标准》条款中所列出的疾病随病程进展均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凡影响呼吸功能的严重肺部疾病,如矽肺、结节病、肺纤维化等,也应同样处理,作不合格结论。
6 关于消化系统疾病
第六条 慢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严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不合格。胃次全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者,合格。
6.1 条文解释
本条款所指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结肠疾病、肝胆疾病和胰腺疾病等。食管疾病常见病种有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疾病常见病种有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小肠疾病常见病种有肠结核、克罗恩病等,结肠疾病常见的有溃疡性结肠炎,肝胆疾病常见的有慢性胆囊炎,胰腺疾病常见的有慢性胰腺炎,等等。
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症状有厌食、食欲不振、吞咽困难、腹痛、反酸、烧心、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腹胀、腹部包块、腹泻或便秘、里急后重、呕血、便血等,疾病严重或伴有其他并发症时,还可出现发热、乏力、消瘦、失眠、多汗、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作为体检,病史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受检者必须如实反映病史,否则按有关规定处理;体检医师应认真询问病史,全面查体,必要时提出合理和可能进行的进一步检查,力求明确诊断,以便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本条款规定严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不合格。“严重”主要指以下几种情况:①症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者;②病情进行性加重或已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③现有或近期内曾发生过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梗阻、出血、贫血、穿孔、营养不良、其他器官损害等)者;④患者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难以治愈,预后差。存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很难为国家正常、长久地工作,影响履行岗位职责,应视为“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作不合格结论。而某些病,如消化性溃疡(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完全可以痊愈,如饮食等加以注意,甚至可以终身不再发作;还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由于症状轻微,容易控制或治愈。因此,这些疾病不能算“严重”,应属体检合格。
“胃次全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者,合格”的含义:
胃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5%。并发症分为两期,即早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一般而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早期,如术中损伤周围脏器,或术后因发生某种并发症需要再次手术等情况,应属“严重”并发症。胃次全切除术后一旦发生早期并发症,大多数都比较严重,譬如,胆总管损伤,腹腔内出血,吻合口瘘或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空肠输入袢综合征,空肠输出袢梗阻,吻合口梗阻,等等。远期并发症一般症状较轻,药物或饮食治疗易控制,一般无需再次手术治疗,且多数患者也已适应,如脂肪泻、症状轻微的倾倒综合征等,治疗较容易,预后好,不影响日常工作,可作体检合格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术后还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和巨细胞性贫血。前者主要是因为胃切除术后胃酸分泌减少、进食量小,铁的摄入不足,可补充铁剂。后者主要是因为胃切除术后壁细胞生成的内因子不足,造成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给予维生素B12补充治疗。从手术后并发症角度看,无论是缺铁性贫血还是巨细胞性贫血,都不属于“严重”的并发症,本应做合格结论,但结合体检标准第三条及操作手册的相关解释,这两种贫血特别是因为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细胞性贫血,都不属于“单纯性缺铁性贫血”,故根据体检标准第三条规定,属体检不合格。
6.2 诊断要点
消化系统疾病种类繁多,除恶性肿瘤外,现仅就较为常见者简述如下:
6.2.1 食管裂孔疝 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经正常横膈上的食管裂孔凸入胸腔,其临床表现多与并发的反流性食管炎有关。
1)病史询问要点:有无胸骨后烧灼感或隐痛、反胃,吞咽后有无食物停滞感,有无反酸、嗳气、腹胀;重者可有贫血、心悸、咳嗽、发绀等表现,还可并发食管炎、食管溃疡和狭窄、上消化道出血、癌变等病变,而出现相应症状。
2)查体要点:无并发症时无特殊体征。
3)辅助检查要点:X线钡餐造影多可诊断,必要时可作内镜检查。
症状较重、治疗效果差或有并发症者,不合格;症状轻微、不治疗能正常工作者,合格。
6.2.2 反流性食管炎 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性病变,严重者可并发食管狭窄、出血、穿孔等。
1)病史询问要点:有无反酸、烧心(饭后1~2 h多见),有无胸骨后、剑突下痛并向肩、背、上肢、颈项部放射,有无吞咽困难、反胃等。本病可并发贫血(急、慢性出血而致)、声带炎、咳嗽、哮喘等,甚至以并发症为首发的主要症状。
进食酒精类饮料、甜食、浓茶、冷水等易诱发,弯腰前倾、腹部用力等使腹压升高的特定体位也可诱发症状,为本病的特点。
2)查体要点:无并发症时无特殊体征。
3)辅助检查要点:X线钡餐造影检查对本病有临床诊断价值;胃镜可直视炎症的范围及程度。
症状轻、不治疗能正常生活工作、无严重并发症(如贫血、声带炎、哮喘等)者,合格;否则作不合格结论。
注意:本病易误诊为心绞痛,临床上本病约50%曾被误诊为心绞痛,须注意鉴别。同时应注意勿漏诊食管癌。
6.2.3 慢性胃炎 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主要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种,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
1)病史询问要点: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通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食欲减退、腹胀、反酸等,应注意询问以往检查、诊断及治疗经过。
2)查体要点:一般无特异表现。萎缩性胃炎可有贫血貌、消瘦、舌炎等。
3)辅助检查要点:本病诊断一般需根据病史(包括既往诊治经过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可作内镜检查。
慢性胃炎一般症状轻、不常服药也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可按合格对待。
6.2.4 消化性溃疡
1)病史询问要点:有无长期反复发作的上腹痛(餐后痛、夜间痛、饥饿样痛、烧灼痛、钝痛等)、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发作季节性(本病春秋季多发),诱发因素,发作规律(与饮食的时间关系);有无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病史及诊治经过。
2)查体要点:除可有上腹部压痛外,一般无特殊体征。
3)辅助检查要点:若有典型病史,基本可作出初步诊断,但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