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D.45日
38..镇政府与“执法队”之间的关系是( )
A.行政援助 B.行政协助 C.行政协作 D.行政委托
39.王某对镇政府不审查住宅用地的申请不服,下列供其选择的救济途径错误的是( )
A.以镇政府为被申请人向县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B.直接以镇政府为被告,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以镇政府为被申请人,向县国土局申请行政复议
D.可依法请求县政府或者检查部门赍令镇政府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审批
40.如果村民王某对“执法队”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并要求赔偿,正确的做法是( )。
A.以镇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国家赔偿
B.以“执法队”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并附带要求民事赔偿
C.以镇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并附带要求民事赔偿
D.以“执法队”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并要求民事赔偿
(二)
村民甲为做生意,向乙借款10万元,约定1年内还本付息,为保障自己的债权,乙要求甲提供担保,甲将其母亲仅有的两间平房(市值8万)抵押给乙,并由其母亲在抵押协议上签字,但未办理抵押登记。同时,甲同意将自己的一辆摩托车作质押,签订了质押合同,但因生意需要摩托车仍由甲使用,没有交给乙。1年期满,甲不能还本付息,乙向法院起诉。
41.就甲与乙的借款合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合同有效
B.合同无效
C.合同效力待定
D.因甲未履行义务,应撤销合同
42.对于甲将其母亲房屋抵押的行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不可以,甲是债务人只能用自己的财产
B.不可以,该房屋是甲母的唯一住所
C.可以,因为他们是母子关系
D.可以,甲的母亲作为第三人可以作为抵押人
43.关于乙对这两间房屋的抵押权,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已经设立,因双方订立了抵押合同
B.已经设立,因甲的母亲同意抵押
C.没有设立,因不是甲的自由房屋
D.没有设立,因未办理抵押登记
44.甲将自用的摩托车质押给乙,对该质权是否设立,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设立,因摩托车属于甲的财产
B.设立,因双方订立质押合同
C.未设立,因甲未将摩托车交给乙
D.未设立,因双方未办理订立质押合同
45.在甲乙双方订立的质押合同中,双方不能约定的是( )。
A.在甲不履行债务时,摩托车归乙所有
B.在甲不履行债务时,摩托车折价2万元抵债
C.在甲不履行债务时,乙可以从摩托车拍卖款中优先受偿
D.在甲不履行债务时,乙可以从摩托车变卖款中优先受偿
四、综合分析题(本大题为多项选择题,即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2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从1996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5.56%,其中有5个年份达到了6%。2004年~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5%。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收入为1)1986年是1︰86。2000年是2.79,2007年是3.33,目前占总人口近2/3的农村居民购买了全国约1/3的消费品。
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力争农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08年翻一番。意味着在今后12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到5.95%。所以,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难度是很大的,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倍努力,扎实工作,毫不动摇地把促进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
46.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
A.增长势头良好 B.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很大
C.年均增长不平衡 D.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很小
47.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农民的消费水平不高
B.农民的消费品购买力约占全国消费品购买力的1/3
C.农民的收入约占全国消费品购买力的1/3
D.农民的消费水平大大低于城市居民
48.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难度很大,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有丝毫懈怠,是因为( )
A.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5.95%的目标不会轻易实现
B.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难度很大
C.国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
D.国际粮食价格持续下跌
49.促进农民增收的意义主要有( )
A.改善民生 B.扩大内需
C.巩固工农联盟 D.保证社会稳定
50.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有( )
A.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