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苏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C类试卷(详解版)(七)
2012-10-30 01:44: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材料1: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早在十年前,我国就已经对节约能源进行了立法。近年来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与能源短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能源浪费惊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 材料2:2006年8月5日,国务院同意并公布了由环境保护总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2007年11月下旬,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总局等部门制订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等三个办法。12月,备受关注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首次亮相,面向各界征求意见。 参考答案: [A, C, D] 答案解析: 从材料1中,“近年来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与能源短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能源浪费惊人”可以得出选项AC。从材料2中可得出“环境污染”即选项D。B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 1上述材料说明
A.我国能源消耗的急剧增长与能源浪费并存 B.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增加转发变 C.能源供需矛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D.我国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只是征求意见稿,未颁行。 - 2针对能源和污染问题,我国相关立法进程稳步推进,关于这方面的立法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颁行了《节约能源法》 B.我国已经颁行了《能源法》 C.关于污染物排放控制,虽然没有制订法律,但国务院已经制订了相应的行政法规 D.1989年颁行的《环境保护法》已经不能适应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需要,应当抓紧修正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我国政府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思路:一是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要加快建立能源资源技术支持体系;三是要注重优化消费结构,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四是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五是要建设促进能源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六是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七是要建立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八是要加强节约能源资源的宣传教育。 - 3我国政府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思路有
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C.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D..减缓经济发展速度,降低能源消耗 -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我们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大力度、迎难而上,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 42008年是完成我国“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应尽快形成的工作格局是
A.政府为主导 B.企业为主导 C.加强新农村建设 D.全社会共同推进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 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
A.消费模式 B.增长方式 C.产业结构 D.生活方式 -
2、 (二) 材料1:2007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上涨较快。温家宝总理2007年5月26日到陕西调研时强调指出,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事关群众生活,影响全局,不能掉以轻心。7月25日,国务院召开第186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7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大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关系长远发展的投入,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 材料2: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农业部召开全国生猪生产厅局长座谈会上表示,2008年是恢复发展生猪生产的关键之年,力争猪肉产量比2007年有所增长,达到5300万吨,确保生猪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由原文“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提出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大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关系长远发展的投入,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和“温家宝总理2007年5月26日到陕西调研时强调指出,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事关群众生活,影响全局,不能掉以轻心”可知ABCD。 - 1政府针对猪肉价格上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表明
A.政府重视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政府积极履行其职能,着力建设服务性政府 C.政府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我国的生猪生产主要依靠国内。排除D。 - 2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政府应当做好的工作是
A.强化各项支农惠农的财税政策 B.加强疫病防控,确保生猪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C.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猪肉储备制度 D.主要依靠进口,确保猪肉市场的供应量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公共政策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利益,它是公众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个人牟取利益的工具,维护公共利益是—切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 3国务院针对猪肉价格较快上涨的问题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说明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
A.公共产品 B.公共权威 C.公共利益 D.公共权力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农业部召开全国生猪生产厅局长座谈会上表示确保生猪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是表明了政府解决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上涨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说政府措施得力,猪肉价格上涨的势头还未被彻底遏制,生猪生产和生猪市场供应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故选A。 - 4农业部部长在全国生产厅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说明
A.政府解决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上涨问题目标明确 B.政府解决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上涨问题措施得力 C.猪肉价格上涨的势头已被彻底遏制 D.生猪生产和生猪市场供应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国家发改委称防止经济过热是当前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故选A。 - 5当前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
A.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B.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C.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倾向政策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