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定期2年,月利率为0.9%,到期时,他可得到本息多少元?
A.50 B.28 C.1229 D.1459.2
(7)8724X65+8725X 35的值为
A.872535 B.872565 C.872435 D.872465
(8) 9,1,4,3,40,( ) A.81 B.80 C.121 D.120
(9) 66,79,93,108,( ) A.121 B.120 C.122 D.124
(10) 56,66,78,82,( ) A.98 B.100 C.96 D.102
(11) 7/9,13/9,20/9,28/9,( ) A.25/9 B.37/9 C.26/9 D.8/3
(12) 18,-27,36,( ),54 A.44 B.45 C.-45 D.-44
(13)用一台机床加工一批零件,2.4小时可加工这批零件的2/5,照这样计算,加工这批零件还需几小时?
A.0.6 B.2.4 C.3 D.18/5
(14)最大的三位数加最小的一位数,得数是
A.999 B.1100 C.1000 D.1001
(15)甲乙两个队修一条路,乙队单独修10天完成,甲队每天修150公里,如果两队合修9/2天可以修全路的3/4,这条路全长多少公里?
A.1600 B.1700 C.1200 D.2250
演绎推理部分:
(1)古代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的限制,图书还不如今天这么多,这么复杂,所 以,对工具书的需要远远不如今天这么迫切。因此:
A.应该多出一些优秀的工具书 B.工具书是很贵的、C.工具书太多,太复杂了 D.古代是没有工具书的
(2)在行政管理中要求权责一致,拥有一定的权力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反之亦然,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就应该拥有履行其责任的权力,因此:
A.承担责任就应该拥有权力、B.权力和责任是按照一定的职位来分配的、C.行政权力的分配应注意与责任相符、D.人人都应该拥有权力,承担责任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管理;既是其法定 的权利又是法定义务,在未成年人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可以依职权提起民事诉讼。可见:
A.国家通过制度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B.各级人民政府是义务教育的承担者
C.我国已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D.各级政府切实履行了其义务
(4)据上海市有关部门对25岁到64岁不同婚姻状况人群死亡率的调查发现,丧偶和离异人群死亡率明显高于有配偶人群。丧偶人群的总标化死亡率为880/10万,是有配偶人群的3.2倍;离婚人群的总标化死亡率为870/10万,是有配偶人群的3.1倍。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A.丧偶的人比离婚的人多、B.健康的婚姻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C.有配偶的人数是离婚人数的3.1倍
D.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高
(5)傅雷曾说过:“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天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从这句话可推知:
A.改正自己的坏习惯,既十分重要,又是一件不易的事、B.要树立良好的意识和健康的性情,就必须改掉坏习惯 、C.树立良好的意识和健康的性情,养成自己的好习惯、D.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6)某珠玉店被盗,警方发现如下线索:
①甲乙丙三个至少有一个人是罪犯、 ②如果甲是罪犯,则乙一定是同案犯 ③盗窃发生时,乙正在咖啡店喝咖啡, 可见:
A.丙是罪犯 B.甲是罪犯、C.甲乙丙都是罪犯 D.甲乙丙都是罪犯
(7)小的是美好的”这句话,倘以我看,作为严格的美学命题恐怕站不住脚。比如古典诗人喜欢吟咏的小桥流水、樱桃小口之类,但究竟也有不少人取相反的爱好,去赞美跨海的桥或索菲娅?罗兰式的阔嘴。可见:
A.没有绝对大,也没有绝对的小、B.“小的是羞好的”不正确、C.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
D.大与小,哪一种形态算是美的,属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之事
(8)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具有矛盾性。因此:
A.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B.有一部分事物可以处于静止状态 、C.处于运动和发展中的事物都以同样的速度向前进、D.当一个社会处于封闭状态时,这个社会就是一个静止的社会
(9)比如你自己,过去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如此下去,你对一个作家的了解当然无从深入。 由引可以推出:
A. 久只要深人地了解一个作家,就一定能与之产生共鸣、B.感之愈深,自然爱之愈切
C.爱之愈切,弹出来当然也就够味儿 、D.弹出来越是够味儿,你就会越有兴趣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净进口粮食占国内粮食生产的比重呈减少趋势,1978—1984年为3.2%,1985—1990年为1.2%,1991—1995年为0.4%。另外,中国在进口一些粮食的同时,还出口一些具有较高附加值的食品,因此:
A.中国的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B.将来中国可以大量出口粮食
C. 种粮食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D.国际上所谓的“中国粮食威胁论”是毫无根据的
阅读部分:
(1)每个人在社会上生活,每天都要与人交往,经常会遇到些别人对自己无礼、无理的事,碰到些另人需要自己理解、帮助、支持的事。在这些事情面前,是宽宏大量,与人为善,还是小肚鸡肠,与人为恶,不仅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修养高低的表现,而且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善良推崇为美德,并且把“乐善好施”施为养生的灵魂。名医张景岳就.曾说过:“欲寿,惟其乐;欲乐,莫过于善。”这是很有道理的。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有的紧密联系,良好的情绪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机能,引发各种疾病。而善良是美好心境的“兴奋剂”,美国耶鱼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的,其死亡率明显偏低;而与人不睦,遇事斤斤计较的人,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心理紊乱,出现变态心理,而且会引发失眠、健忘、不思饮食、精神恍惚、胸闷、头疼等病症。有关长寿老人的研究也表明,长寿者多是敦厚、善良的人。
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内心充满善意,多行善事,、Jb中必然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己活在世上于他人有益,是他人生活的支柱,这就会成为鼓舞自己的一种精神力量。这诚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而活着,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义。”这种富有意义的“善行”,不仅是完善自我的“催化剂”,而且是养生健身的“营养素”。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十分注意加强这方面的道德修养。
①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每天都会碰到对自己无礼、无理的事情,处理这些事情,可以看出一个人:
A.文化水平的高低、B.道德品质修养的高低、C.是宽宏大量,还是小肚鸡肠 、D.是与人为善还是与人为恶
②中国人历来把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灵魂,是因为:
A.乐善好施会使自己产生良好的情绪、B.帮助别人会带来好运、C.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D.乐善好施能让自己少遇到麻烦
③一个人坚信自己活在世上与他人有益,是他人生活的支柱,这会产生鼓舞自己的一种精神力量,因为:
A.人活着需要目标、B.人活着要有自己的理想、C.为他人幸福而着,才使生命更有意义 D.为别人有用会使自己产生自豪感
④“善行”是养生健身的营养素,这说明养生的根本在于:
A.多吃有营养的东西、B.多为他人做好事、C.完善自己的生活信念 、D.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⑤良好的情绪可以使人身体处于最佳状态,相反,恶劣的情绪则会使人生理功能降低或破坏,以致引起疾病。这是因为:
A.人的身体功能会产生作用、B.人的心理和生理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C.心情好有助于消化
D.情绪稳定会使睡眠质量高
(2)华(花)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这三者是怎么成为同义语的?中国人的根、源在哪里?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的考古学者对于这两个问题总算打到了解答钥匙。中国古文化有两个重要的区系:一个源于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一个是源于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它们形成、出现的时间距今约有六七千年,都是从自己的祖先衍生或裂变出来的,都有自己的“根”,也都有自己的标志。仰韶文化的一种标志是玫瑰花(枝、叶、蕾和花或仅花冠)。而红山文化的一种标志是龙或仅仅是龙鳞。
花(华)和龙最早分别出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华山脚下和燕山之北,其“根”的生长期则可 追追溯到七八千年以前。二者出现的时间相近,条件相似。这样的事实意味着东亚大陆上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华山脚下的玫瑰与燕山以北的龙在桑乾河上游(河北、山西北部)对接。二者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是在大凌河上游的凌源、建平、喀左(辽宁西部)发现的。近年来那里发现了红山文化后期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烽群,其中有玉雕猪龙人、玉雕玫瑰、玫瑰图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这些距今不晚于五千年。玉雕猪龙放在男性墓主人身上,玫瑰图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配置在积石烽四周——以龙和花(华)为象征的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结合成了共同体,进发出文明的“火花”。
距今四五千年,以亚南襄汾为中心的“陶寺”遗址所代表的古文化,人们已经使用大石磐与鳄鱼皮鼓随葬,这反映出社会发展到了比红山文化更高的阶段。他们使用具有明显特征的器物群,包括源于仰韶文化的小口底尖的灌,也包括源于红山文化的朱绘龙纹陶盘,还包括长江下游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一种“L,,形石推刀。这反映出他们的文化面貌已具有从燕山以北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域的综合体性质。
史书记载,夏代以前有尧舜禹,他们的生活中心在晋南一带。“中国”一词的出现也正在此时,所以史称舜即位要“之(到)中国”。后人解释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由此可见“中国”一词最初指的是晋南的一块地方,即“帝王所都”。而中原仰韶文化的花(华)和北方红山文化的龙,甚至江南的古文化都相聚于此,这倒很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