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始”可知D项正确。A项中的“患病”和文章第一段中的“机体更易患病”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患病,后者是指“衰老”。
11.【解析】B。本题为成语填空题,考查成语的含义。“此起彼伏”指这边起来,那边伏倒,这边伏倒,那边起来,用来形容事物发展变化不断,多用来形容声音、浪潮、斗争等。“此消彼长”是这个上升,那个下降的意思,是对比两个事物的发展变化。两者显然都不能用来修饰“市场竞争”这个主体。A项的“刀光剑影”形容环境凶险,多用作贬义。而第一空是对市场竞争的客观描述,用“危机四伏”最为恰当。
12.【解析】C。“语重心长”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的教育,上级对下级的教育,排除D项。科学家所介绍的内容为“通过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属于艰深难懂的科学知识,为了便于“大家(包括相关领导)”理解和接受,必然要将这些艰深难懂的理论简单化,“深入浅出”填入此处符合语境。
13.【解析】A。根据第一空可以排除B项,“漂泊”比喻(人)为生活所迫到处奔走,居无定所,不能用来形容苏州古城。根据第二空可以排除C项,“落魄”形容(人)潦倒失意或豪迈不拘束,不能形容苏州古城。根据第三空可以排除D项,“淡雅”意为雅致简单、清新,用在此处显然不当。
14.【解析】A。根据第一空可以排除B、D两项,B项中的“打压”,D项中的“操纵”和主语“制度”搭配不当,且这两个词都有消极之意,不符合句意。根据第二空可以排除C项,“出尔反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说话不算数。A项中的“推波助澜”和前面的“推高”相互呼应、语义一致。
15.【解析】D。第一空应填入表转折关系的词语,“而且”表示递进由此可以排除A项。C项的“却是”虽然表示转折,但属于不规范的用法。对比第二、三空发现,从第三空入手作答较为容易。第三空前后的内容是手段与结果的递进关系,选“进而”最为恰当。“并且”是表并列,“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
16.【解析】B。作差多级数列。
2 6 11 18 29 (48)









作差
4 5 7 11 (19)







作差
1 2 4 (8) 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17.【解析】A。作商多级数列。
1 1 2 8 64 (1024)









作商
1 2 4 8 (16) 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18.【解析】C。题干数列为递推数列,规律为:5×2+9=19,9×2+19=37,19×2+37=75,即第一项×2+第二项=第三项,因此未知项为37×2+75=149。
19.【解析】B。将各项数字拆分成三部分,看中间部分的十位数字,分别为1,2,3,4,5,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因此未知项的十位数字应为6,B项满足条件。
20.【解析】C。题干数列为递推数列,规律为:8÷2+4=8,4÷2+8=10,8÷2+10=14,即第一项÷2+第二项=第三项,因此未知项为10÷2+14=19。
21.【解析】D。作差多级数列。
0 2 6 12 (20) 30









作差
2 4 6 (8) (10)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2.【解析】C。
-26 -6 2 4 6 (14)









作差 [wwW.91EXam.ORg]
20 8 2 2 (8) 新数列规律不明显,继续作差







作差
-12 -6 0 (6) 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
23.【解析】A。作差多级数列。
4 7 12 20 33 (54) 88











作差 [www.91exam.ORg]
3 5 8 13 (21) (34) 和数列
24.【解析】D。数列可写成如下形式:1×6,2×5,4×4,8×3,16×2。其中,乘号前的因数构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乘号后的因数构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因此未知项为32×1=32。
25.【解析】A。将原数列整数化分数为:
,
,
,
,( ),
。新数列各分数的分子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分母可改写为
。因此未知项为
。
26.【解析】B。本题是行程问题,题中逻辑关系清晰,不妨画出线段图来求解。

由上图及已知条件可知他站的路程占全程的四分之一,最后坐的3千米也占全程的四分之一,因此全程为3÷
=12(千米)。
27.【解析】D。设工程总量为30(取15和10的最小公倍数),则小王的工作效率为2,小张的工作效率为3。由“中间小王休息了5天”可知,两人合作中小王完成了2×(11-5)=12,则小张完成了30-12=18,小张工作了18÷3=6(天),休息了11-6=5(天)。
28.【解析】A。几何问题。我们知道长方体有4个长、4个宽、4个高,因此根据题干条件可求得长方体长为
,宽为
,高为
,体积为6×4×2=48。
29.【解析】C。由
可得x=a+
-2。待求式=x+2+
= a+
+
= a+
+
。由
可得
,即
,两边平方得
,因此待求式=a+
+ a-
=2a。
30.【解析】B。利润问题。
解法一:三人月收入比值为6︰3︰1。当平均月收入达到4000元时,三人月收入总额为4000×3=12000(元),此时丙的月收入为
(元),比原来增加了1200-1000=200(元)。
解法二:三人月收入比值为6︰3︰1。要使平均月收入达到4000元,则需三人月收入总额增加4000×3-(6000+3000+1000)=2000(元)。而总增加额中三人各自增加额的比值也为6︰3︰1,因此丙的月收入增加额为
(元)。
31.【解析】B。由3=2+1,5=2+1+2,8=2+1+2+3,12=2+1+2+3+4,…可知第2012项为
=2+1+2+3+…+2011=
。这个算式的个位数为8,而我们知道一个数除以5所得的余数与其个位数除以5所得的余数相同,因此第2012项被5除所得余数为3。
其实本题不需要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计算,只需要根据“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被5除的余数为0”,推知
=2+1+2+3+…+2011被5除所得余数等于2+2011被5除所得余数,即为3。
43.【解析】D。题干中“送炭”与“浇油”都是动宾短语,同时,“雪中送炭”与“火上浇油”之间存在正面与反面、积极与消极的关系。只有D项与题干一致。
45.【解析】A。昆虫与蜜蜂是属种关系,花草与兰花是属种关系。
46.【解析】B。三角形是一个二维平面图形,棱柱是一个三维空间图形。
47.【解析】A。太阳是世界充满光辉的保障,法制是社会充满正义的保障。
51.【解析】A。题干中的5个图形包含的直线数分别为10、9、8、7、6条,应选择包含5条直线的图形。
52.【解析】C。题干中的5个图形分别是直线&曲线、直线、直线、直线&曲线、直线图形,应选一个只含直线的图形。
53.【解析】A。题目属于前三、后三的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