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分数分子、分母都乘以2得到下一个分数,答案为D。
32.【答案】D。解析:和数列变式,第1项+第2项-1=第3项,依次类推,13+20-1=(32),20+(32)-1=51。所以选D项。
33.【答案】D。解析:组合数列,两两一组,后项减去前项的数,122-22=100,11221-1221=10000,(1112211)-112211=1000000,100、10000、1000000是公比为100的等比数列。所以选D项。
34.【答案】B。解析:间隔组合数列,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7、14、21和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4、8、16,( )=21+7=28,( )=16×2=32。所以选B项。
35.【答案】C。解析:典型等比数列,公比为
,( )=20×
=10,所以选C。
36.【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此钢管锯一次要用4分钟,那么将它锯成8段要锯7次,需要7×4=28分钟。所以选D项。
37.【答案】C。解析:此题为最大公约数问题。根据题意可知:要使四边上每两棵树间隔距离都相等,这个间隔距离必须能整除每一边长。要种的树尽可能少(间隔距离尽可能大),就应先求出四边长的最大公约数。60,72,96,84四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至少种的棵数:(60+72+96+84)÷12=26。所以选C项。
38.【答案】C。解析:第一次相遇时,乙比甲多行400米,第三次相遇时,多行1 200米,每秒多行1米,需1 200秒。所以选C项。
39.【答案】A。解析:由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应是5cm,所以周长为5+2+5=12cm。所以选A项。
40.【答案】C。解析:设降价之前观众人数为1,一张票降价x元,那么10×(1+
)=2×(10-x),x=4,所以选C项。
41.【答案】D。解析:此题为浓度问题。设酒精原来有x千克,40%x÷(x+4)=30%,解得x=12,再加入m千克纯酒精,(40%×12+m)÷(12+4+m)=50%,解得m=6.4。所以选D项。
42.【答案】A。解析:设飞机最多飞出x小时就需往回飞。1500x=1200×(6-x),解得x=
。所以选A项。
43.【答案】D。解析:根据选项得出答案,根据题意可知:所求的数是3的倍数,加2是5的倍数,且加4是7的倍数只有D项符合。所以选D项。
44.【答案】B。解析:因所有棱长之和为72,故长+宽+高=72÷4=18,已知长宽高的比是4:3:2,所以长为8、宽为6、高为4,体积=长×宽×高=192。所以选B项。
45.【答案】A。解析:观察四个选项,每个选项中第三个数字的和都是13,再根据“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可知道只有选项A符合,所以选A项。
46.【答案】D。解析:每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得到第三个图形,答案为D。
47.【答案】C。解析:看每组图形中圆形所在位置的变化,第一个图形中圆形在上部,第二个图形圆形在中间,第三个图形圆形在外部。且每组的3个图形的元素是一样的。所以选C项。
48.【答案】D。解析:在第一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形中的三角形不动、小圆逆时针旋转为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按此规律转化为第三个图形;同理,在第二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形中梯形不动、小线段顺时针旋转为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按此规律转化为第三个图形。所以选D项。
49.【答案】C。解析:线段数成等差数列,依次为1、3、5、(7),所以选C。
50.【答案】A。解析:黑色长方形的长和黑色大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同边,故排除B项和C项;黑色小直角三角形的长边所对的面是没有图形的面,故排除D项。所以选A项。
51.【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断定等值于“所有的亲戚都不知道明明的下落”,如果该命题为假,则其矛盾命题必然为真。其矛盾命题是“有的亲戚知道明明的下落”,即B项必然为真。
52.【答案】A。解析:“有些不是鱼的动物外表像鱼”等价于“有些外表像鱼的动物不是鱼”。
53.【答案】C。解析:由“我们班有的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为真,则“我们班至少有一个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也为真,而“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会使用计算机”为假,换位考虑,则“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有些是我们班的同学”;只有“我们班有的同学会使用计算机”无法判断真假,因为有可能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不会使用计算机。
54.【答案】D。解析:“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投他的赞成票”即“有人不投他的赞成票”,即D。
55.【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论述可知被害人在1996年5月受到过周某的威胁,但并不是由1996年5月开始受到威胁,故A项错误;不能由题干中被害人受到周某的威胁就推出被害人是被周某杀害的,故C项错误;被害人和周某分手而受到威胁是发生在1996年5月,而不能由此推出被害人受威胁的原因就是要和周某分手,可能还存在某他原因,故D项错误。B项勉强正确,周某威胁被害人可能超过6年,出题不严谨。
56.【答案】C。解析:“关掉了所有错误的大门”是“真理它将被拒之门外”的充分条件,则A、B被排除,D的意思跟题干不符,则只能选择C。
57.【答案】B。解析:A项与题干推理无关;B项是正确的;C项不同的经历会有不同的参照系统,但不同的参照系统不一定会造成一个不相容的世界;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58.【答案】B或D。解析:由于“村里所有的房子都不是木房子”和“有些房子涂上了颜色”,则有些房子不会是木房子,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涂上了颜色。B和D都是对的。A、C项是错误的,应选择B或D项。
59.【答案】D。解析:题干中产品不合要求的原因排除了原材料质量差和产品设计有差错后,被认定是原因工人技术水平低,则可以说明,产品不合要求的原因只有上述三种。
60.【答案】C。解析:“一种语言的谓语排列在宾语之后”是“它的所有者总是排列在名词中心语之前”的充分条件,则它的否定就是“一种语言的谓语排列在宾语之后”成立,但“它的所有者总是排列在名词中心语之前”不成立,则C是错误的。
61.【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应激性的定义,A项中的鞭炮、B项中的湖水、D项中的铁钉都不是生物,因此都不是应激性;C项中燃烧的蜡烛属于外界的刺激,手碰到后缩回属于应激性。故答案选C。
62.【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定义,细胞内消化的主体是单细胞动物,A项中的鸟类、B项中的人、C项中的牛都不是单细胞动物,因此不符合细胞内消化的定义;D项中的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其消化方式就是细胞内消化。故答案选D。
63.【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定义,A项中的汗液、B项中的血浆、C项中的组织液都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都属于体液;而D项中的淋巴并不属于体液,它不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需要注意的是淋巴液属于体液。因此答案选D。
64.【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定义,A、C、D项都符合反射的定义;而B项含羞草是植物,不符合反射定义中主语是动物体或人体的要求,因此不属于反射。故答案选B。
65.【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定义,A项中的亨利是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一年而从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应缴纳个人所得税;B项中的汤姆是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且从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也应缴纳个人所得税;C项中的高红既在国内没有住所,也未居住满一年,又没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因此不属于中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D项李扬在境内居住满一年,虽在境外取得所得,也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故答案选C。
66.【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考试信度的定义,A项中属于老师的因素会影响考生的水平;C项天气闷热也会影响考生的真实水平;D项老师押中题肯定会影响考试的客观性;而B项足球比赛的题目客观地反应了女生的真实水平,因此不影响考试信度。故答案选B。
67.【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竞争的定义,A项中的猴群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斗争,并不符合竞争的定义,猴群之间的斗争不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也不是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是为了争夺王位,因此不属于竞争的范畴。B项中的水稻和稗草、C项中的牛和羊以及D项中的鲫鱼和草鱼都符合竞争关系的定义。故答案选A。
68.【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定义,A、B、C项都不属于民法规范调整的范围;而D项的赠与关系具有法律约束力,故答案选D。
69.【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定义,A项人均GDP反应的是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之间的关系,二者没有内在联系,故排除;B项反映的是在职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总工资、人口数、月数三个指标之间的比值,与题干定义不符;C项是两个相同性质的总量指标的比值,不符合定义;D项是总的劳动生产率和人数之间的比值,两者是不同性质但又存在联系,符合强度相对数的定义。故答案选D。
70.【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定义,A项长沙出现50年一遇的冰冻天气,是偶然事件,并不是随季节的更替而出现的,因此不属于季节变动;B项6-8月西瓜销售量全年最高,说明西瓜的销量是受季节的影响的,且呈现规律性的明显波动,属于季节变动;C项与季节无关;D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并不一定是受季节的影响才上涨,也不呈规律性波动,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B。
71.【答案】C。解析:说岳全传是以南宋为时代背景,西游记是以唐朝为时代背景。所以选C。
72.【答案】B。解析:氯化氢溶于水为盐酸,氢氧化钙溶于水为石灰水。所以选B。
73.【答案】B。解析:题干中英国的首都是伦敦。A项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B项中国的首都是北京;C项顺序颠倒;D项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两个国家。所以选B。
74.【答案】D。解析:义务警员是警察的一种;死刑是刑罚的一种。所以选D。
75.【答案】C。解析:公共汽车上的乘务人员叫售票员;飞机上的乘务人员叫空姐。所以选C。
76.【答案】D。解析:英国的英文缩写是U.K;美国的英文缩写是U.S.A。所以选D。
77.【答案】A。解析:准确和精确是一对近义词;讨厌和厌恶也是一对近义词。所以选A。
78.【答案】B。解析:恺撒是罗马历史上的领袖人物;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的领袖人物。所以选B。
79.【答案】B。解析: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所以选B。
80.【答案】A。解析:蜂鸟是最小的鸟类,鸵鸟是最大的鸟类;梵蒂冈是面积最小的国家,俄罗斯是面积最大的国家。所以选A。
81.【答案】D。解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因此本题答案为D。
82.【答案】B。解析: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会议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答案选B。
83.【答案】A。解析:《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本题中市工商局就区工商局对张某的处罚行为进行了变更,因此由市工商局作为被告。本题答案为A。
84.【答案】D。解析:《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九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ABC项都属于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的内容,D项没有法律依据。
85.【答案】B。解析:猫眼的作用是用较小的孔看到较大的范围,平镜没有这个作用,凸透镜会产生放大作用,只有凹透镜有缩小作用。所以答案选B。
86.【答案】A。解析:本题首先可以排除D项。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性地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