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考查直言命题对当关系。①③下反对,必有一真,故②为假,据此可知,①真,③假,故20人都是本科学历。故选A。
92.【答案】C
【解析】评价型题目。题干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肯定后件式推理,C项与之相同。故选C。
93.【答案】B
【解析】形式推理题。不选赵海和李田,只剩五人,依相关规则,只有两种组成:(1)三名女性;(2)张丽、朱萍和王波。因为肯定有女性候选人入选,因此胡庆不入选;在(2)中,王波入选,所以孙美不入选。故选B。
94.【答案】B
【解析】形式推理题。题干可简写为:(1)政治+专一=英语+专二;(2)政治+专二>英语+专一;(3)专一>政治+英语。由(1)+(2)可知,政治>英语,排除A、D;由(2)-(1)可知,专二>专一,排除C。故选B。
95.【答案】C
【解析】削弱反驳型题目。本题要求选择“不能质疑”的选项。C项引入“暴力犯罪”等新概念,与题干推测无关。故选C。
96. 【答案】D
【解析】形式推理题。卡片一面是图案,一面是阿拉伯数字。题干断定:如果一面是梅花,那么另一面是6。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在前件真且后件假时命题才为假,换言之,若前件为假,即图案面不是梅花,或后件为真,即数字面是6,则命题必然为真。因此一、三两张卡片不必翻看即可认定题干断定为真,只需翻看含有梅花图案的和不是6的卡片,从而确定题干断定的真假。故选D。
97.【答案】C
【解析】形式推理题。甲丁矛盾,必有一真一假,故乙丙也是一真一假,若乙真丙假,则可推出甲、丙作案,即C项,若乙假丙真,则可推出乙、丁作案,无对应选项。故选C。
98.【答案】A
【解析】削弱反驳型题目。专家认为,支线飞机和干线飞机在执行的安全标准和结构强度上无差异,因此两种飞机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差别。A项表明,支线机场管理和设备存在问题,质疑了专家的观点。故选A。
99.【答案】C
【解析】形式推理题。由“其他四个竞选者都没有同时具备张华所有的优点”可知,其他竞选者都有不如张华的地方。故选C。
100.【答案】D
【解析】削弱反驳型题目。D项表明题干论证因果倒置。故选D。
101. 【答案】C
【解析】图一的黑色三角形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沿着边线依次移动2、3、4、5格,中心三角形分别为白色、黑色、白色、黑色、白色,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选C。
102. 【答案】D
【解析】题干图形含有的封闭区间数分别为1、2、3、4、5,故选D。
103. 【答案】C
【解析】题干图形曲线线条数分别为1、2、3、4、5,故选C。
104.【答案】B
【解析】图一、图三、图五线条数均为12,图二、图四、图六线条数均为10。
105.【答案】A
【解析】图一、图二、图四均为轴对称图形,有对称轴;图三、图五、图六均为非轴对称图形,不含对称轴。故选A。
106. 【答案】B
【解析】每行前两个图形外部小圆数量之差等于图三的外部小圆数,内部小圆数量之和等于图三的内部小圆数。故选B。
107. 【答案】C
【解析】元素间的重新组合。相对于第一行、第二行而言,缺少的元素为圆与实心黑色方形,故选C。
108. 【答案】B
【解析】第一行白色方块分别为2、3、4,黑色方块为1、2、3,逐次递增1;第二行白色方块分别为1、2、3,黑色方块分别为0、1、2,逐次增加1;第三行白色方块分别为3、4、5,黑色方块分别为2、3、4,逐次增加1,故选B。
109. 【答案】B
【解析】第一行图形均由四条线段组成,对图一右下角的线段进行移动,可得图二。同理,图二移动一条线段,即可得到图三。第二行、第三行同样遵循该规律,故选B。
110. 【答案】D
【解析】每行图形中,分割矩形的线条分别为竖直、水平与对角线,内部含有的元素均为正三角、倒三角、正T、倒T、圆与正方形。第三行图形缺少水平分割线以及正三角与正T,故选D。
111.【答案】D
【解析】地缘政治学强调的是“地理”在对外政治决策和战略形势中的重要性。D项强调的是文明在全球政治和战略形势中的重要性,与地缘政治学无关。
112.【答案】C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行政机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A、D项不符合“从事特定活动”;B项中乙公司不属于行政机关。
113.【答案】B
【解析】A项没有体现“增加单位消费品”;C、D项中,当消费品增加时,带来的效用没有减少,反而增加。
114.【答案】C
【解析】三段论包含三个直言命题,每两个直言命题包含一个共同词项。A、B项的前提都不是直言命题;D项有三个直言命题为前提,并且前两个直言命题不包含共同的词项。
115.【答案】B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非法占有为目的”“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和“强行劫取财物”。A、C项不符合“强行劫取”行为。D项中甲将乙打晕时不是以非法占有乙的财物为目的,返回拿走乙的财物时没有“强行劫取”。
116.【答案】A
【解析】2009年农民工总量增长率为:
,外出农民工为:
,住户中外出农民工为:
,举家外出农民工为:
,显然农民工总量增长率最低。
117.【答案】D
【解析】2008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是在西部地区务工的
。
118.【答案】B
【解析】2009年,全国“31-50岁”的外出农民工为:14533×(22.3%+11.9%)≈14533
≈5000万人。
119.【答案】C
【解析】2008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外出农民工为:(14533-492)×(23.5%-1.7%)≈3000万人。
120.【答案】D
【解析】A项,2008年东部地区农民工为
万人,正确;B项,2009年,全国男性外出农民工为14533×65.1%>9000万人,正确;C项,2009年, 全国外出农民工中,已婚的与未婚的人数之差为14533×(56%-41.5%)>2000万人,正确;D项,2009年,月工资在1200元以上的外出农民工为14533×(33.9%+19.7%+7.6%)>8000万人,错误。因此,选D。
121.【答案】A
【解析】2009年H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93‰-6.43‰=6.5‰。
122.【答案】C
【解析】2009年H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
≈9.5%。
123.【答案】D
【解析】根据代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两个柱状图高度之差可以得出:2009年H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最大。因此,选D。
124.【答案】B
【解析】2008年H省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比农民人均居住面积少
≈32×(1-4.0%)-30×(1-1.5%)=1.17平方米。
125.【答案】C
【解析】A项,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显然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最多,正确;B项,2008年H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比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高(35.7%-33.6%)×100=2.1个百分点,正确;C项,2008年H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78.8÷(1+6.5%)>9000元,错误;D项,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只有2009年的增加额是下降的,正确。
126.【答案】B
【解析】扬州市第一、二、三产业的同比增长率在四个城市中均最高,故这四个城市中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扬州市。因此,选B。
127.【答案】C
【解析】根据第二产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可以得出:扬州、南通、宁波、嘉兴这四个城市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因此,选C。
128.【答案】D
【解析】第三产业同比增长率最快的是南京市和南通市,最慢的是上海市和宁波市,二者相差(880.02+1887)-(7350.43+1600.01)=-6183.42,即前者约比后者少6200亿元。因此,选D。
129.【答案】A
【解析】13698.15+3775+1573.29+2510.13+4781.16+3964.05+1815.30=32117.08亿元
3.2万亿元。
130.【答案】C
【解析】①,上海市第三产业同比增长率11.3%高于宁波市第三产业同比增长率11.0%,错误;
②,2007年杭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亿元,正确;
③2007年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
,2007年宁波市第三产业增加值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正确;
④2008年七个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总和
111.8+93+ 117.47+199.18+178.64+167.4+105.52=973.01<1000,正确。 [公务员考试网]
因此,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