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发生褶皱、断裂或熔化等变化,其中生物的痕迹就会消失,概括而言就是化石的物理、化学变化会导致生物痕迹的丢失,D选项正确;褶皱、断裂或熔化等物理变化可以使含化石海相石灰岩变为大理岩,但这种变化并不是必然的,B选项夸大了这层意思。所以选择B选项。
13.B.[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题干首先描述了蓝鲸的声高,然后讲述了蓝鲸声音的持续时间,概括而言,段落讲述的就是蓝鲸的发声。但是关于蓝鲸发声的生理机制,段落并未涉及,D选项是错误的。而A、C都只谈到蓝鲸发声的一个方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14.D.[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段落采用了典型的“欲立先破”的论述方式。段落首先了指出当前宣传中存在“单维”性,然后提出“关联型”环保意识的优势。因此可以排除A选项。段落第一句,表明了作者提出环保意识的背景,即是“转向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方式”。所以选择D选项。
15.B.[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虽然作者在段首提出了“散点透视法”,但后文中并非围绕这一点展开。仔细阅读题干,会发现作者不论在说明图中的人物、事件、景点,甚至最后列举的数据都在说明图中内容丰富。所以选择B选项。
16.D.[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题干采用了典型的因果式论述,首先指出吸烟存在的两难问题——吸烟者的自由,不吸烟者的权益,如何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呢?就是通过法律手段,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或划定一个抽烟区,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双方的权益。所以选择D选项。
17.D.[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这段文字主要论述的移动支付,即将手机卡与公交卡、银行卡和钥匙等功能联系起来,作者讲述了移动支付的功能,但指出在这个过程中移动只是孤立地发挥作用,已经不具备想象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18.D.[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选项A、B、C在题干中可以直接找到相应的描述。而D选项对应的原文为“人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原文的描述并不是绝对肯定的语气,而D选项夸大了“细微之处”在节能降耗战略中的作用。所以选择D选项。
19.D.[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根据题干信息,C选项是治标之法,而“发光机制”是治本之策,它包括公平正义的理念、价值和保障公平正义的程序、制度,D选项描述最为准确,而A、B选项都只涉及制度一个方面。所以选择D选项。
20.B.[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阅读段落时,要抓住其时间脉络,北宋-明代-清末,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木板年画从盛行到衰败,然后转移到朱仙镇,最后在朱仙镇发展壮大,发展成为特定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由此可以看出,段落讲述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由来。所以选择B选项。
21.C.[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B选项可在题干中找到对应的描述,予以排除;“尤其令公众诟病的是,一些经适房成为了关系房、特权房,很大比例的房子到不了急需的群众手中”,这一现象妨害了公众的权利,比较突出;“这些惠民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往往被一些地方职能机构‘念歪了经’”,这里只是“一些地方职能机构”,C选项偷换了概念。所以选择C选项。
22.B.[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要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首先要分析段落的结构,题干采用的是典型的分-总-分的论述方式,作者先讲现象,总结之后,再行举例。由此,作者的总结之语是关键,“仅把房价作为调控目标远远不够,如何在房价回归价值的同时,保证成交量的正常稳定,更是政策需要考量的着眼点”,B、D选项的描述与此接近,但作者的着眼点是衡量调控政策的指标,还是树立调控的目标呢?段落首尾部分,作者分别指出“以新盘为代表的房价开始出现下行趋势,政策效果正逐步显现”,“ 仅从房价的走势上来看,这一政策正开始发挥作用”,可见,作者的着眼点是衡量政策的指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23.C.[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B选项可以在题干中找到对应的描述,予以排除;“目前最先进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已经可以预报得非常准确”,可见一般的天气预报并不能精确预测寒潮,C选项过度概况;“当极地堆积了过多的冷空气,……极地冷空气很容易就从高纬地区‘倾泻而出’”,可以推测,极低冷空气堆积过多时,易发生寒潮,D选项描述正确。所以选择D选项。
24.A.[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题干大意为,根据屈原的价值观,他只有像自己那样投身汨罗江或者像宋玉那样妥协生存,而屈原的伟大之处在于从两者中选择了前者,用生命唤醒真理,呼唤祖国。在理解题干大意后,不难排除B、C、D选项。根据屈原的价值观,他可以像自己也可以像宋玉,虽然两者命运相反,但他们的价值观并不是截然相反,A选项表述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
25.C.[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作者引用谚语,指出大学要成就大师,“非宁静以致远”,而国内大学则一片浮躁,教授们为眼前利益奔走,由此可以判断A、B选项表述正确;而C选项将“教授”这一概念扩大为“老师和学生”,超出题干论述的范围,表述错误;最后,作者指出老师们为利益奔走,没有时间写论文,便随便署名或抄袭,导致了学术************,D表述正确。所以选择C选项。
26.B.[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作者首先列举了中国软件盗版率的客观数据,然后作者对两项数据逐一进行了分析。要正确判断作者的意图,需要从关键词入手。“盗版率已经降得较低”,“ 即使是这部分市场的盗版率也低于国际平均盗版率43%”,均表明中国软件盗版问题已经明显改善,但列举数据过程中,作者并未谈及我国在改善软件盗版问题上所做的努力。所以选择B选项。
27.D.[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作者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出现了两个问题,而我们的民族将其解读为经济回暖,可见,国内普遍错估了经济走势,A、C表述正确;制造业啸天,制造企业家停产,表明制造业出现危机,B表述正确;而D选项的表述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题干中并未涉及。所以选择D选项。
28.D.[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不难看出,题干主要讲述的是加热对食物维生素含量的影响。但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需要从关键词着手。“维生素A和E受温度影响不大”,最不稳定的维生素B1,加热后“损失也就为26%”,因此作者想要说明的是加热对食物维生素的破坏并不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29.B.[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作者提出世界各国都将低碳经济作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后文作者列举了美、欧、英、日等各国的实例,旨在说明各国都热衷于低碳经济。所以选择B选项。
30.D.[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题干采用的对比手法,将以前和现在苗族妇女的价值观、蜡染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苗族妇女价值观念的转变导致了蜡染技术的退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31.B[解析] 本题是较为简单的递推题型,通过观察题目可以发现后一项在前一项的二分之一附近,进一步考察,发现69=(139-1) ÷2,35=(69+1) ÷2,17=(35-1) ÷2,9=(17+1) ÷2,故所求项为(9-1) ÷2=4,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32.B
33.A[解析] 本题也是通过对相邻两项做和得到的新数列进行分析求解。除了找对两两做和的方法之外,本题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对质数列的敏感性,因为两两做和之后得到的新数列为质数列,如果发现不了这一规律仍然无法选出答案。
两两做和:0,2,1,4,3,8
2, 3, 7, 11 质数列,下一项为13
所求项为13-8=5,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如果不够仔细可能会将本题看做奇、偶数项分别为一数列,奇数项:0,1,3,似乎为二级等差,那么所求项则为3+3=6,就会得到错误选项B。注意,偶数项:2,4,8,12并不是常规数列,并且,如果题目中考察的规律真的是奇、偶数项分别为一数列,那么题目中的项目数应该会更多。
34.D
35.C
36.A.[解析] (本题为直接计算类题目)原式可被7整除。所以选择A选项。
37.C.[解析] (本题为余数类题目)要使得取出的数任意两数的和不能为7的倍数,可以从余数来考虑。7的余数有123456和0,对于0即7的倍数而言,最多只能选择1个数。对123456这些余数而言,最多只能选3个,即(1,6)(2,5)(3,4)这三组中任选一个。50/7=7……1。共有7大组,所以可以选择7×3=21,加上一个7的倍数,再加最后的50,共有23个。所以选择C选项。
38.B.[解析] (本题为排列组合类题目)用捆绑和插空。首先把三枪连在一起的看作一个整体,看作一枪,那么命中的有两枪。有四枪不中,共有5空。5个空隙中插入中的两枪,故为A25=20。所以选择B选项。
39.A.[解析] (本题为几何类题目)阴影部分面积为π(22-1)=3π,空白部分面积为π(32-22+1)=6π。故面积比例为1:2。所以选择A选项。
40.C.[解析] (本题为比例类题目)甲到达终点时,乙在甲后面20米处。所以甲乙的路程比为100:80,故有速度比为5:4。现在得知乙的路程为100,那么甲的路程应为125。5:4=125:100。所以选择C选项。
41.D.[解析] (本题为和差倍比类题目)由“3份甲种糖和2份乙种糖 ”比“2份甲种糖和3份乙种糖” 贵1.32元,可以知道1份甲种糖比1份乙种糖贵1.32元。而1千克糖有5份,故答案为1.32×5=6.6。所以选择D选项。
42.C[解析] 比较正放与倒放,瓶子总容积不变,饮料体积也不变,所以空余部分容积一样,也即瓶子总容积相当于20厘米瓶身,而饮料占了15厘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43.B.[解析] (本题为容斥原理题目)由三种元素集合的公式,假设三种竞赛都参加的人为x,得到总人数为32+27+22-12-14-10+x=45+x。再根据“有22人参加语文竞赛,参加了语文和英语的有14人,参加了数学和语文两科的有10人”可以知道同时参加三种竞赛的至少有2人(14+10-22=2),故x=2。所以最终结果为45+2=47。所以选择B选项。
44.C.[解析] (本题为工程类题目)设三根水管的效率分别为x,y,z。列出方程
(x+y+z) ×1=1;(x+y) ×4/3=1;(y+z) ×5/4=1。解出y=11/20,所以工作时间为1/y=20/11。所以选择C选项。
45.A.[解析] (本题为鸡兔同笼类题目)列方程,设鸡有X,兔有Y。X+Y=18;10X/3+5Y=70。解得X=3。所以选择A选项。
46.D.[解析] 本题属于数量类。前5幅图中图形的数量分别为6、4、2、2、4,所以第6幅图中图形数量应该为6。即图3、4对称,2、5对称,1、6幅图对称。而且,3、4全为弧线图形,2、5为直线图形,图1为弧线图形,图6也应该为弧线图形。所以选择D选项。
47.C.[解析] 本题属于数量类。前5幅图都是侧面的骰子数最小,顶面的骰子数居中,前面的骰子数最大。所以第6幅图也应该满足这样的规律。所以选择C选项。
48.A.[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前5幅图都含有圆形,选项中只有A含有圆。所以选择A选项。
49.C.[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前5幅图都有2个部分组成,所以第6幅图中也应该符合这样的规律。所以选择C选项。
50.C.[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这道题考查的是连通区域的数量。第1列3幅图由1部分组成,第2列3幅图由2部分组成,第3列3幅图由3部分组成。所以选择C选项。
51.D.[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人们由于经济不景气而放弃大宗商品的购买,如房、车、出国旅游等。(2)人们在强烈的购物欲望的驱使下,要去购买廉价的商品。A选项中并不是由购物欲望驱使,B选项中出国旅行并不廉价,C选项中还是购买了大宗商品,D选项中外出吃饭相对买房是廉价商品,符合定义,所以选择D选项。
52.D.[解析]本题中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企业选择在同一地理区域内拓展;(2)穷尽一个领域后要向其他地域转移。A选项中并不是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穷尽,B选项中在统一区域内进行营销,但并没有向其他地方转移,C选项中并不是一个企业不断夸张市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