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6年河南行测真题及解答(三)
2016-12-01 15:47: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C4.0           D4.4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40题,参考时限40分钟)

   

本部分包括四种类型的试题。       [公务员考试]

    一、图形推理:共10每道题包含两套图形和可供选择的4个图形这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也存在某种差异要求从四行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正确的答案应不仅使两套图形表现出最大的相似性,而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例题】

 D:\桌面\QZZN\历年真题\19楼---河南\2006年河南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files\image007.gif【解答】正确答案为D。因为只有D能使两套图形具有相似性,仅仅元素不同,一个是半圆,一个是半个正方形,但两组图形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完全相同。

请开始答题:

46.

D:\桌面\QZZN\历年真题\19楼---河南\2006年河南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files\image008.jpg

47.

D:\桌面\QZZN\历年真题\19楼---河南\2006年河南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files\image009.jpg

48.

D:\桌面\QZZN\历年真题\19楼---河南\2006年河南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files\image010.jpg

49.

D:\桌面\QZZN\历年真题\19楼---河南\2006年河南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files\image011.jpg

 

50.

D:\桌面\QZZN\历年真题\19楼---河南\2006年河南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files\image012.jpg

51.

D:\桌面\QZZN\历年真题\19楼---河南\2006年河南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files\image013.jpg

52.

D:\桌面\QZZN\历年真题\19楼---河南\2006年河南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files\image014.jpg

53.

D:\桌面\QZZN\历年真题\19楼---河南\2006年河南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files\image015.jpg

54.

D:\桌面\QZZN\历年真题\19楼---河南\2006年河南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files\image016.jpg

55.

D:\桌面\QZZN\历年真题\19楼---河南\2006年河南省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files\image017.jpg

二、定义判断:共10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行为,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例题】 谋杀:当一个人不但企图造成另一个人的死亡,而且也造成了这个人的死亡,或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正做着一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危险的事情,仍不顾别人生命继续行为并造成他人的死亡。   

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种行为是典型的谋杀:

A.于力清与妻子发生争吵,打了她一巴掌,为的是不让她再哭,不巧将她打倒,她在倒下时,头碰在地板上,后来由于头部受伤而死亡

B.一位老人得了一种绝症,不能忍受痛苦,请求护士给他服用致死剂量的安眠药,这个护士非常同情老人,就给了他,结果老人死亡

C.曾宪在驾车行驶中,失去了对汽车的控制,导致车祸,造成同车赵某死亡

D.动物园管理员汤啸,因忘了锁门导致老虎从笼子里跑出来,咬死了游客

【解答】严格依据定义进行衡量,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

56.聚众哄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下列不属于定罪要素的一项是:

A.主观目的是占有公私财物         B.客观行为表现为聚众哄抢公私财物

C.必须是抢夺金银珠宝或首饰       D.必须数额较大

57.工资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或受其委托的机关,根据工资核算和管理要求,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劳动工资政策及工资支付等情况进行的检查与审核。下列不属于工资审计的一项是:

A.审计局派人员到某公司,根据按劳分配原则,正确计算职工工资、津贴和奖金

B.审计所监督检查企业是否正确、合理地分配工资,是否按有关政策规定将工资计

入产品成本、专用基金或其他项目

C.总经理的妻子询问丈夫的灰色收人

D.审计局揭露某厂工资支付中的虚报冒领、逃避纳税、乱挤成本等违法乱纪现象

58.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是指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或者无固定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在中国境内无固定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固定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下列不必交个人所得税的一项是:

A.中国公民李先生在一合资公司上班,每月工资4000

B.外国专家理查森在中国某大学当教授,工资5万元

C.美国总统到中国访问10

D.李小娟住在北京,打工收人每月3000

59.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组成,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只就其所认股份即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只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下列情况属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是:   

A.甲公司和乙公司门前一片草地无人看管护理,便协商由两公司各负责一年

B.甲公司进行改组,将全部资本分为五万股,由职工认购,并改名为“x 有限责任公司”

C.由原电子部下属的科研所改制成立国家控股的科研开发中心

D.小张、小王和村里的其他人一起建起了一所村小学校

60.相对反义词:也称极性反义词。这类反义词在意义上互相对立,肯定甲必否定乙,肯定乙必否定甲;但是,否定甲不一定就是肯定乙,否定乙也不一定就是肯定甲。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生——死                        B.曲——直

C.多——少                        D.有——无

61.态度是指心理上对其所接触的客观事物对象所持有的看法,并以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表露出来。下列不属于态度的要素的一项是:

A.认识。指人们接触客观事物,作出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B.情感。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挑剔

C.表达。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反应倾向,也称行为的准备状态

D.改造。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状态进行改变   

62.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的一项是:

A.李某与妻子感情破裂,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并分割财产

B.张某被公安机关拘留七日,他认为公安机关是无证据的,故起诉

C.赵某为取回邻居欠他的一万元债而起诉

D.王奶奶到法院起诉,要求他的儿子必须按时给她赡养费

63.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为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统所确定、承诺的正确方向发展,通过广泛参与的和连续的抉择以及具体实施产生效果的途径,利用公共资源达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平衡、协调社会公众利益目的的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下列不符合这一定义的是:

A.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为主的一系列公共机构

B.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统所确定、承诺的正确方向发展

C.公共政策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过程

D.公共政策就是政府要少花钱多办事的各种方法与途径

64.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已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下列不属于过失犯罪的是:

A.某人在遭到歹徒袭击时奋起反抗,顺手捡起一块石头,却不料将对方打死了

B.甲、乙两人素有仇怨,一次二人因口角争执进而发生武斗,甲被乙所伤

C.某电影放映员在不知麻袋中为何物的情况下帮人将其放在火炉旁,造成胶片自燃

D.汽车司机发现人行道上有几个人,但都避开汽车的通道行走,便没有减速,不料一人突然冲上行车道被车撞死了

65.预谋故意是指行为人产生犯罪故意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罪行为的心理态度。下列不属于预谋故意的是:

A.某甲与其妻关系不合,趁其熟睡之时将其勒死,然后毁尸灭迹

B.某人为了争夺权位,处心积虑地设计一个圈套,将自己窃取公司情报的罪行栽在同事身上,排挤其出公司

C.某会计“故意”忘了锁门,以至于财务室被窃,他却分得不少钱

D.一刑满释放的青年在夜路上发现一年轻女子,遂起不良之心,将其强奸

    三、事件排序。共10题。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你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

例题:

  (1)收集书籍             (2)购买材料            (3)打造书架

  (4)雇用木工             (5)排列书籍

 A4——3——l——2——5              B1——4——2——3——5

C4——3——2——1——5              D1——2——4——3——5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B。收集书籍(1)—雇用木工(4) —购买材料(2) —打造书架—排列书籍(5),这一顺序相对于其他顺序而言最为合理。

 

请开始答题:

66(1)路遇盲人         (2)助人为乐        (3)受到路人称赞

    (4)放学回家         (5)想起老师教诲

 A4——1——2——5——3       B4——l——5——2——3

 C4——1-——2——3——5      D1——2——4——5——3

67(1)看见野人身影     (2)进入森林        (3)寻找野人

    (4)带好装备         (5)没有结果

A1——5——3——2——4       B1——4——2——3——5

C3——4——2——5——l       D5——4——2——1——3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68(1)出征亚特兰大     (2)入选国家队      (3)夺得世界冠军

    (4)从小刻苦训练     (5)为国争光

A2——4——1——3——5      B4——2——1——3——5

C4——1——2——3——5      D4——2——1——5——3

69(1)装瓶贴商标       (2)购入工业酒精     (3)三人死亡,八人失明

    (4)批发给个体商贩   (5)追究法律责任

A2——l——4——3——5      B2——1——5——4——3

C2——1——4——5——3      D1——2——4——3——5

70(1)现场考察         (2)通过鉴定         (3)争取项目

   (4)模拟实验          (5)查阅资料

A5——3——1——4——2         B3——5——1——4——2

C3——1——5——4——2         D3——5——4——1——2

71(1)提出方案        (2)贯彻实施         (3)批复同意

    (4)发现问题        (5)请示报告

A1——5——2——3——4        B2——3——5——4——l

C4——1——5——3——2        D4——l——3——5——2

72(1)步行            (2)故障             (3)修理不成

    (4)抛锚            (5)迟到

A5——1——2——4——3        B3——4——1——2——5

C3——2——5——l——4         D2——4——3——l——5

73(1)雨淋           (2)外出游玩        (3)卧床休息

     (4)身体复原       (5)感冒发烧

A3——1——5——2——4      B4——3——l——2——5

C2——1——5——3——4&nbs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河北行测真题及解答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